东北网6月27日讯 近日,哈尔滨市重大科技招标攻关项目“功能性天然色素加工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通过哈尔滨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攻克了天然食用色素分离纯化系统及花色苷类色素稳定化技术,解决了以往天然食用色素加工过程中提取率低、稳定性差及纯度不达标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有效提高了哈市乃至全省地产浆果食用色素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色素加工水平,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2008年,市科技局投入50万元科技经费,面向全社会对功能性天然色素加工关键技术进行技术攻关招标,最终由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及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联合中标。经过科研人员近三年努力,项目取得了技术突破,天然食用色素的提取率由50%提高到90%,并解决了天然食用色素加工稳定性和使用稳定性两大难题,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同时,该项目还研究开发出了系列花色苷类产品,包括高稳定性天然食用红色素以及抗辐射、美容,解酒、保肝、明目等功能制剂,这些系列花色苷类色素产品不但应用于食品领域,还可应用于保健品、医药、生物化工、化妆品等领域,使浆果花色苷类色素资源的开发利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开辟了功能性食用色素产品开发利用的新途径。
据课题组负责人、哈工大王振宇教授介绍,黑龙江省是我国浆果生产第一大省,浆果资源丰富,可用于提取天然食用色素的浆果有蓝莓、蓝靛莓、红葡萄、红树莓等10余种,目前发达国家已禁止使用人工合成色素,天然提取的花色苷类色素市场前景广阔,且该产品属于功能性食品,该技术和相关产品可以进一步提升我省功能性食品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并带动农业等上游产业发展,可形成上亿元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