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情洒抗联路·助学龙江行走进宝泉岭 缅怀抗联先烈 感受现代大农业荣耀
2011-06-27 21:23:09 来源:东北网  作者:刘静 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志愿徒步团在赵尚志烈士纪念碑前缅怀抗联先烈。东北网记者 印蕾 摄

志愿徒步团参观梧桐河农场抗联纪念馆。东北网记者 印蕾 摄

  东北网6月27日讯 (刘静 记者 印蕾) 由团省委、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东北网主办的“纪念建党90周年黑龙江省希望工程大型公益徒步活动——情洒抗联路·助学龙江行”26—27日在农垦宝泉岭管理局缅怀抗联先烈,感受现代化大农业的风采。

  缅怀赵尚志将军,追寻红色文化起源地

  农垦宝泉岭管理局梧桐河农场是抗日联军的发祥地,红色文化的起源地,黑龙江省第一所红色军政学校——松东模范学校曾在这里创建,并培养出赵尚志、李兆麟、陈雷等24位师级以上抗日将领。1938年东北抗日联军三、六、九、十一军在老等山会师,并成功地召开了决定抗日联军命运的西征会议----中共北满省委第七次会议。战火燃到了东北,在国难当头之际,抗联军民以宝泉岭管理局为基地组织、发展群众,建立抗日武装,以各种歌舞和演讲的形式揭露了日军的滔天罪行,激发了民众极大的爱国热情,他们当时到达过的地方包括今天的佳木斯、鹤岗、依兰、汤原等地,宝泉岭也是抗日觉醒最早的革命老区。

  26日,志愿徒步团随同梧桐河农场抗联文艺宣传队踏访了梧桐河农场抗联纪念馆(场史馆)和老等山抗联遗迹,并来到尚志公园,瞻仰烈士纪念碑,缅怀抗联先烈。



志愿徒步团随同梧桐河农场抗联文艺宣传队踏访老等山抗联遗迹。东北网记者 印蕾 摄

梧桐河农场抗联文艺宣传队专场文艺演出《梧桐河抗日星火燃三江》。东北网记者 印蕾 摄

  抗联专场晚会,再现抗联英雄壮举

  27日晚,《梧桐河抗日星火燃三江》专场文艺演出上演。从《觉醒》到《革命火种》,从《老等山西征》到《抗联英雄赞》,真实再现了抗联历史。

  本次文艺晚会的演员来自梧桐河农场抗联文艺宣传队。这个宣传队成立于2009年,由30名离退休干部、工人、教师、个体户组成。他们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24岁。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满怀激情的编排红色歌舞和红色小品,得到了职工群众的赞许。

  宣传队成员初露,已年过八旬,是位离休干部,她把宣传抗联精神当作己任,把排练室当成了家。最近,她又把资助贫困生的金额由每年500元提高到1000元。队员李胜利家里有一台挖掘机,为了宣传队能在“五四”期间顺利完成演出,他放弃了赚钱的大好商机,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练当中。歌曲作者周凯波受抗联英雄事迹的激励,自己作词作曲,写下了《咱送亲人打豺狼》。

  两年来,宣传队行程1000余公里,演出52场,受教育人数达10万余人,参加各类公益活动11次。2010年5月,梧桐河农场抗联文艺宣传队被宝泉岭管理局党委授予第二届“感动宝泉”集体奖。



志愿徒步团在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参观。东北网记者 印蕾 摄

   参观作业现场,感受现代化大农业荣耀

  始建于1948年的农垦宝泉岭管理局,总控制面积6115平方公里,所辖14个国有农场,最早的建于1948年。经过六十年三代北大荒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现已建成集农业、工业、畜牧、贸易、服务综合经营,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的农垦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宝泉岭管理局进一步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管理局累计生产粮豆566.48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435.26亿斤,累计生产粮食总量是改革开放前三十年(1949-1978)累计总和的5.5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宝泉岭农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志愿徒步团一行先后参观了管局城区及现代化农业示范区,感受现代化大农业荣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