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3日讯 今年二季度,哈尔滨市工商局、哈市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来电、来访、来函8375件,其中申诉960件、投诉508件、举报308件。从受理情况看,主要有服装鞋帽、电信服务、电视购物、家用电器、家用汽车五大类申(投)诉热点。
A“全国统一价”买鞋一查官网多花了150
二季度,服装鞋帽类申(投)诉467件,比一季度增长548.6%,主要是进口鞋外包装标志不规范,处理品、促销品、打折品概念不清,涉嫌价格欺诈等问题。
典型案例:5月1日,吴女士在道里区某体育用品商店花796元买了一双品牌运动鞋。当时销售人员说该鞋全国统一价,不打折。价签也标为“全国统一价:796元”。吴女士买鞋后上网查询,却发现官方网站标注该鞋的全国统一价为646元。经哈市消协调解,商店退回了150元。
B办理固话业务莫名多交一年钱
电信服务收费乱问题成二季度投诉热点,申(投)诉221件,比一季度增长256.5%,主要是擅自停机不告知,收费项目不透明等问题。
典型案例:孟先生2010年1月通过某通信运营商办理了一种固话增值业务,使用中却发现此业务自2009年1月已开始计费。哈市工商局依据《消法》进行调解后,最终运营商双倍返还多收费用共计192元。
C电视购物买手机获赠“空白”充值卡
电视购物二季度申(投)诉109件,比一季度增长179.5%,主要是产品质量难保证,以低价位、赠品多为卖点虚假夸大宣传等问题。
典型案例:于先生通过某电视台购物频道订购了一款手机,收到手机后,于先生发现随机赠送的500元充值卡根本无法使用。经哈市工商局调解,电视购物平台最终答应为于先生更换充值卡并向其致歉。
D新空调“带伤”售后退货又修墙
二季度,消费者对大型家电商场的申(投)诉达161件,比一季度增长62.6%,主要是产品有瑕疵,履行“三包”难,送货、安装不及时等问题。
典型案例:张先生在某家电商场花1699元购买了一台挂式空调,送货安装时,却发现空调有明显磕碰痕迹。经哈市工商局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售后服务为消费者退货并承担墙体修复费用共计5000元。
E新车底盘生锈商家退车赔钱
家用轿车及配件二季度申(投)诉226件,比一季度降8.5%,主要是汽车销售合同不规范,汽车检测难、出问题无法认定责任归属等问题。
典型案例:杨女士以36.5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款原装进口汽车,提车时却发现底盘、发动机下部有严重锈迹。杨女士要换车,但商家提出做汽车质检证明车无质量问题。鉴于汽车质检难实施,经哈市工商局协调,商家最终为消费者退车并承担车辆手续等费用共计4186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