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市老年人口年增4% 人大代表提议案破解养老难
2011-07-20 10:22:09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刘旭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0日讯 哈尔滨市老年人口每年以4%左右的比例递增,面对养老难题,11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破解这一难题。昨天,《关于推进哈市居家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议案》提请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

  据介绍,我市现有老年人口123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2.4%,80岁以上高龄老人16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3.6%;失能和半失能老人22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空巢老人约占老年人口的50%,并且老年人口每年以4%左右的比例递增。面对快速老龄化时期,我市人口老龄化比率高,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现象突出。据统计,我市目前养老机构床位仅有11066张,仅占全市老年人口的9%,90%的老年人依然选择居家养老。

  尽快出台长效、系统的政策方法,实现补助政策,由制度覆盖向群体覆盖转变。市人大代表议案中提出,在服务对象上,不要仅局限于65周岁独居老人,要面向社会所有老年人提供服务,特别是应将低收入、高龄、失能、空巢等养老困难的老年群体纳入到政府补助居家养老范围,扩大政策受益面。对福利性、公益性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明确政策,可到民政部门注册登记为民办非企业组织,并对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给予补贴。对开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实行政策补贴。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在老年康复医院住院,按卫生院报销比例执行。健全法规,对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实行税费减免。

  同时,对接再就业政策,促进服务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立工资补贴制度,对具有本市户籍,并与公益性居家养老服务公司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养老护理人员和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凡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为就业困难对象的,可按照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30%享受工资补贴,补贴期限以劳动合同期限为准,所需资金从再就业资金中解决。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必须具有初级以上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引入专业社工制度,设立专业社工岗位,采取招募、聘请及购买项目相结合的办法,吸纳较高质量的义工队伍参与服务,建设一支由护理师、营养师、保健师和心理医师组成的专业服务队伍。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