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4日讯 在七台河市召开的全市十项整治活动汇报推进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新双强调,要把“十项整治”活动打造成高效、长效、放心、文明、廉政工程。
郭新双指出,进度要再加快,着力把“十项整治”活动打造成高效工程。整治工程施工时间非常紧,各项整治工程的主体责任单位必须用足用好最佳施工期,严格按照工程进度倒排工期,“抢晴天、抓夜间”,保证每个工序都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做到不碰车、不拖延、不打乱仗,最大限度地加快施工节奏。各区县场和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责任,保证资金投入,加强矛盾调处,全力排除各种干扰,确保各项整治工程高效推进,按照当初计划交付使用。
郭新双要求,质量要再提高,着力把“十项整治”活动打造成放心工程。相关部门一定要把保证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把责任分解到每一个工程、每一道工序、每一个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每一项工程都合格,每一个环节都达标,决不能出现“今年施工,明年返工”现象。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采购材料,严格落实业主负责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实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配料规格、统一检测验收,为工程质量加上层层保险,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要实行旁站式监理,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要严把工程验收关,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争取花最合理的钱,建设最优质的工程。
郭新双强调,制度要再精细,着力把“十项整治”活动打造成长效工程。城市三分靠建,七分靠管,没有长效管理机制,整治活动就只能是“昙花一现”,走“治理—反复—治理”的老路。要以“十项整治”活动为契机,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突出区县、街道、社区、单位、居民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尽快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城市管理办法和细则,做到精细化、科学化、系统化,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城市管理机制。要建立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园林绿化管护机制、市政设施管护机制和道路秩序管控机制。
郭新双要求,施工要再科学,着力把“十项整治”活动打造成文明工程。近期一些群众反映,城区道路维修改造、临街楼体立面整治、供热供水管网改造等整治工程,给群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交通出行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粉尘污染升级。这些民意反馈说明,我们的施工还不够科学,还不够合理,还不够文明。今后各级管理部门、建设单位要把工程管理和文明施工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群众生产生活,力争做到科学化、人性化施工,将工程施工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
郭新双最后强调,纪律要再严明,着力把“十项整治”活动打造成廉政工程。“十项整治”活动涉及面广、工程量大、时间紧迫。为确保工程进度,很多项目走的是简易招投标程序,出现腐败的概率增大。各位领导一定要保持清醒认识,决不能出现“工程上马,干部落马”现象,严禁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招投标、施工队伍选用,否则依法依纪严厉追究,确保我市“工程优质、干部优秀”。
会议由郭新双主持,刘文波、王金萍、张兴海、王云鹏、王佳喜、段瑞才、郐晓山等市矿领导出席会议。“十项整治”活动责任单位汇报了整治活动进展情况,各专项推进组领导作了发言。
记者感言: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班子组建以来,一直聚焦改革、发展、民生这三大工程,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谋求城市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升92万市民幸福指数。
今天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新双听取了全市19个相关部门关于落实“十项整治”活动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郭新双指出,“十项整治”活动声势大、进展快、效果好。广大群众普遍感到今年是城市建设开工项目最多、投入最大的一年,但也存在进展不平衡、个别整治工作进展缓慢、部分工程施工不科学等问题,整治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仅“十项整治”活动,张宪军书记、郭新双市长已经专门召开多次会议,进入现场实地踏查,遇到问题现场办公,抓落实,重实效、谋发展、惠民生是新班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摆样子、不走过场、不打折扣、不作秀是新班子的工作作风。创新思维、勇于开拓、雷厉风行、不计得失是新班子的“强硬”态度。在他们看来,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没人做的,没有做不好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笔者认为,“十项整治”活动犹如一场大战役,规模宏大,大兵团作战,各兵种齐全,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十分重要,作战前的准备工作更不容忽视。一旦战斗打响,就要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能各自为政,不讲大局,不讲团结,更不能自扫门前雪,甚至不扫门前雪,消极等待观望,必须用铁的纪律保证政策的贯彻落实,做到令行禁止,才能收到实效,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