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农技推广中心的田间调查监测,目前七台河市部分地块已有水稻叶瘟病发生。由于今年七台河市水稻插秧普遍拖后,施肥量高,施肥偏晚,造成稻株徒长,组织柔嫩,且栽植密度过大,加之部分品种抗病性较弱,为稻瘟病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大部分地块水稻正处于最易感染穗颈瘟的抽穗始期,穗颈瘟发生的趋势极大。面对严峻的稻瘟病发生形势,广大农民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做到有病无病都要防,迅速掀起防病高潮。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一要抓住关键时期,突出重点地块。要抓住孕穗末期(破口期)和齐穗期两个关键时期,分别喷药预防。如果水稻齐穗后,气象条件仍然有利于发病,为预防枝梗瘟和谷粒瘟,还须增喷一次,喷药后5小时遇雨应重喷,以确保预防效果。鉴于穗颈瘟预防时期较短,农户首先要对已发生叶瘟、感病品种、偏施氮肥、高密度、高产等重点地块喷药预防,在确保完成易感病地块的防治后,再对其它田块开展全面喷药预防。同时,要避开大风、高温、下雨等天气及水稻扬花授粉期喷药,并尽量选择在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喷药为宜,防止出现药害及影响水稻授粉。
二要选择合适药(械),确保预防效果。水稻感染穗颈瘟后无法治疗,只能提前预防。选择具有保护及治疗作用较强的新型药剂进行预防和防治,提倡优先选择使用成本低、效果好、无污染的药剂,推荐使用1000亿芽孢/毫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2克/亩或25%咪鲜胺乳油120毫升/亩。药剂应交替使用药剂,以免产生抗药性。建议尽量选用机动喷雾机喷雾。用手动喷雾器喷雾应选用0.7--1毫米的细喷片,并要定期更换喷片,喷雾器的压力保持在3个大气压,并适量加入有机硅助剂。开展联防联治,提高作业效率和防治效果。
三要加强田间管理,确保水稻安全成熟。实行“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加强水稻健身栽培,提高抗病能力,并及时清除沟渠及池埂处杂草,加强空气流通,降低田间湿度。控制氮肥追施用量,适量增施钾肥及微肥,长势过旺地块不要再追施穗肥和粒肥,以免加重稻瘟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