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实用新闻
搜 索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 住房保障冰城排名居首
2011-08-07 08:23:28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慕海燕 孙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7日讯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华图政信调查联合发布2011年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0—2011)》,这是国内第一部公共服务蓝皮书。

  蓝皮书参照发达国家对公共服务力的最新研究方法,系统研究并构建了以公共交通、公共安全、住房保障、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市环境、文化体育、公职服务水平等为主要内容的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提出了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评价指标相结合的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该评价体系为依据,对全国38个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的公共服务现状进行了系统评估。

  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是参与调查的城市之一。在九项公共服务力的调查中,“住房保障”一项位居全国第一名,“社会保障和就业”一项位居第六。哈尔滨在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榜总榜上排名第十五位。

  日前,我国首部《公共服务蓝皮书》发布。

  据介绍,首部公共服务蓝皮书是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华图集团对全国38个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进行了19000多份问卷调查,对上述城市的公共服务现状进行评估的科研成果。蓝皮书显示:全国38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各方面的满意程度不均衡,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公众对九大基本公共服务的关注顺序(由高至低)为:住房、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公共安全、基础教育、公共交通、城市环境、文化体育、公职服务,其中前三项占比超过六成。

  蓝皮书指出,从公共服务的9项指标来看,公众评价从高到低依次是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城市环境、医疗卫生、公职服务、住房保障、公共安全、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公众评价最高的是“文化体育”(75.89分),公众评价最低的是“社会保障和就业”(40.94分),评价相对较低的有“住房保障、公共安全、基础教育”。评价最高的“文化体育”和评价最低的“社会保障和就业”之间的得分相差近35分。

  日前,记者与首部公共服务蓝皮书发布方中国社科院、华图政信调查等机构取得联系,深入了解到城市公共服务力的调查情况以及哈尔滨的城市公共服务力情况,现独家披露。


 

  哈尔滨公共服务力面面观

  据了解,华图政信对38个城市的公共服务力调查主要采取地面调查为主,网络调查和电话调查为辅的方式时行,全国共回收了19000余份有效问卷。2010年11月20日至于2010年11月25日,华图政信哈尔滨调查队利用的近一周的时间完成哈尔滨的调查任务。数据访问员分别到了哈尔滨火车站、中央大街以及居民社区等人口密集地区进行了数据调查。据了解,“华图”在哈尔滨投入问卷600份,其中有效问卷417份。

  从华图政信独家提供给哈尔滨新闻网的关于哈尔滨的具体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在我国38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排名中,哈尔滨位居第十五位,九项公共服务的分项得分和排名高低不等。据华图政信的调查专家分析,从表1总体排名情况看,哈尔滨整体排在第15位,居全国中上游,这个成绩应该算不错。但就表2中的分项排名来看,并不是一个理想值,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显得过于离散,在不同项上差异较大。住房保障、社会保障与就业、基础教育三项在全国居中上游水平。

  在问卷调查中,调查方将公众对九项指标的关注度进行统计,每个被调查人可以选最关注是三项进行票。在近57359份投票中,有20.32%关注住房、20.18%关注社会保障与就业、19.70%关注医疗与公共卫生,累计60.2%,超过六成人关注的住房保障、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与公共卫生三项。在公众最关注的前两项: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上,哈尔滨一个排名第一,一个排名第六,这一成绩表明哈尔滨政府在这两方面的表现能够获得本地区公众的认可,这是哈尔滨的成就。该数据体现的是产出评价,无法反映出投入力度,但是哈尔滨在两项上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认可的。

  其余6项的调查数据均显示哈尔滨的成绩在中下游水平,特别是公共安全、公职服务、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四项排名均在30名以后,也正是因此导致哈尔滨的总排名没能进入前十名。从数据可知,哈尔滨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还有继续提高的余地,特别是公共安全、公职服务、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方面应作为重点改进的方面,相信哈尔滨未来的城市基本服务力会有更好表现。

  记者了解到,在哈尔滨排名第一的“住房保障”一项,调查问题有三个:

  1.您本人或认识的人是否享有这个城市的保障性住房?

  2.您如何评价这个城市保障性住房申请的公平程度?

  3.请您对所在城市的保障性住房情况进行整体评价?

  哈尔滨排名第六的“社会保障和就业”一项,调查问题有两个:

  1.您在这个城市找工作的时候,有没有享受过当地政府提供的就业服务(包括政府就业信息发布、技能培训等)?

  2.请您对所在城市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情况进行整体评价。

  据了解,在这两项哈尔滨成绩突出的调查中,被调查公众给出的答案分值都很高,得分分别为55.78和44.98。


 

  公共服务有较大提升空间

  蓝皮书数据显示,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显示,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较低,但能够承受。按照80分以上为“很满意”,60分至79分为“比较满意”,40分至59分为“一般”,40分以下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赋分原则,在九大类公共服务指标中,公众评价为“很满意”的没有,评价为“比较满意”的有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城市环境、医疗卫生、公职服务五类,评价为“一般”的有住房保障、公共安全、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评价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没有。各类加权平均得分为57.6分,评价描述为“一般”。

  依此原则评价,哈尔滨的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医疗卫生三项评价为“比较满意”,其余六项评价为“一般”,而哈尔滨在全国38个城市中得分最高和较高的两项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也都在“一般”水平。由此可见,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总体评价较低,但还处于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没有到“非常不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据专家分析这一方面表明,我国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总体水平还是基本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的,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认可;另一方面也表明,我们的公共服务还有发展的潜力,还存在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新闻链接

  基本公共服务力

  特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包括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种类、数量、质量和覆盖范围。具体来说,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力包括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基础教育、基本住房、居民就业、收入分配、公共交通、环境保护、文化体育等方面向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社会管理日益成为政府工作关键内容的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力是衡量政府社会建设能力的重要尺度。


  GDP无法左右公共服务满意度

  蓝皮书指出,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与GDP的对比分析显示,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与GDP没有直接关系。调查表明,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能仅仅依靠GDP的增长,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比较2010年各主要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序和GDP排序发现,GDP高的城市,满意度并不一定高。根据数据显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在哈尔滨之后的沈阳、上海、天津、南京等多个城市,2010年城市GDP排名都在哈尔滨之前。专家认为,GDP的高低并不能决定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因此,在社会建设中一方面不能唯GDP论,不能仅仅将提高GDP作为提升满意度水平的唯一手段,而忽视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不能将地方经济不发达作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力提供不力的借口。同时蓝皮书也指出,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受综合复杂因素的影响,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视程度、公共财政的投入总量和投入产出效率、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资源禀赋等因素也是影响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

  政绩考核ABPS要唱主角

  蓝皮书提出一个较新观点,即在政绩考核过程中,要逐步淡化GDP比重,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力(ABPS)比重,从而构建有利于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并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考核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力是衡量政府社会建设能力的重要尺度,是测评政府绩效的重要指标和依据,是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判断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社会管理日益成为政府工作关键内容的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力这一重要评估体系应当成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相关专家建议,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是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关键,各级政府应该以比较完善有效的社会服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