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5日讯 大兴安岭地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从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入手,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多方联动,多措并举,通过“六动”举措,再掀创先争优活动新高潮。
宣传发动。为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在报社、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开辟了创先争优活动专栏,并设立了活动专刊,开展了福彩杯征文以及征文、研讨活动,大力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在人民网、东北网、先锋网、《组织人事报》、《党建文汇》、《奋斗》等各级党建网和党报党刊上刊发稿件900余篇。同时在城区和各单位醒目位置、飞机场、主要交通岔路口、旅游休闲景点、公众集散地等广泛设置了宣传标语,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
典型带动。“七一”前夕,大兴安岭地区对全区10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00名优秀共产党员、10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区第八届“十佳公仆”和“优秀公仆”进行了表彰。并在各种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还积极向中央和省委推荐先进典型,用典型的感人事迹,激励大家人心思上、人心思进的工作热情,迅速在全区各条战线掀起了创先进、争优秀的热潮。
检查促动。创先争优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督导检查的方式,促动各地各单位创先争优活动见实效。通过严督严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并推广经验,保证了创先争优活动不断上新水平。通过督查指导,全区各地各单位创先争优意识越来越强,创先争优氛围越来越浓,创先争优措施也越来越实。
会议推动。大兴安岭地委创先争优领导小组在加强督导检查基础上,及时召开全区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县区以及机关工委等不同类型单位分别作了典型发言。还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到创先争优的先进典型——加格达奇区东山社区进行了现场观摩和业务培训。通过观摩和现场相互交流好经验和好做法,促进了各地各单位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实现了由注重表面工作向注重活动质量和实效的转变,推动了整体工作开展,营造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党群联动。地委把开展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及时研究部署。各级工青妇组织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围绕创先争优活动,以“家庭致富”工程为抓手开展活动,形成了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工作格局。“家庭致富”工程实施以来,全区从事家庭致富经济户数达35194户,增加就业岗位20116个,被帮扶家庭年均增收4087元。
迎庆互动。以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为契机,通过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推动了迎庆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兴安岭日报和大兴安岭电视台分别开设“庆祝建党90周年”红旗飘飘专栏、伟大历程专题,播发或刊发理论文章、评论文章,报道创先争优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以及各地迎庆活动动态消息。还积极开展了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分子面对党旗庄严宣誓,上了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这一系列迎庆活动有效激励了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