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吉炳轩为沈阳军区领导干部理论轮训班作报告时畅谈龙江
2011-08-28 21:11:23 来源:东北网  作者:焦明忠 顾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吉炳轩为沈阳军区领导干部理论轮训班作报告时畅谈龙江

过去贡献多多 今日生机盎然 未来更加美好

 
我省举办沈阳军区2011年第二期师旅以上领导干部理论轮训班。东北网记者 顾硕 摄
 
省委书记吉炳轩作关于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报告。东北网记者 顾硕 摄
 
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会议。东北网记者 顾硕摄

  东北网8月28日讯(黑龙江日报记者焦明忠 东北网记者顾硕)省委书记吉炳轩28日来到省军区,为在我省举办的沈阳军区2011年第二期师旅以上领导干部理论轮训班作了关于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报告。

  沈阳军区司令员张又侠、政委褚益民和沈阳军区部分党委常委及轮训班学员,省领导王宪魁、刘国中、黄建盛出席报告会。

  吉炳轩对沈阳军区各位首长和轮训班学员到黑龙江来检查指导工作表示欢迎和感谢。吉炳轩说,黑龙江有45万平方公里土地,3800万人口,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工业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累计提供了占全国2/5的原油、1/3的木材、1/3的电站成套设备、1/2的铁路货车、1/7的商品粮、1/10的煤炭和大量的重型装备与国防装备。黑龙江有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大湖泊、大湿地、大熔岩、大油田、大农场、大工厂、大矿藏,有土地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优势、林木资源优势、水利资源优势、生态资源优势、物产资源优势、外贸资源优势、科技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优势、精神资源优势,也存在着地处偏远、气候寒冷、结构单一、包袱沉重等困难和不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008年以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梳理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近一个时期要抓好的重点工作。从黑龙江的区域特点、自然资源和工作基础出发,提出了建设“八大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和组织实施“十大工程”的推进措施。

  在简要介绍了“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的内涵和进展情况后,吉炳轩指出,经过三年多来的不懈努力,黑龙江“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已经形成了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黑龙江经济发展、社会安宁、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心齐气顺劲足。

  吉炳轩着重介绍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情况时指出,黑龙江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把这些优势利用好、发挥好,黑龙江完全可能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近几年来,我们始终着眼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坚持把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走出了一条符合龙江实际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道路。当前,我们正在着力推进“八化”建设:一是着力推进水利化建设。牢牢抓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大兴水利的难得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和“十二五”期末粮食总产1500亿斤奋斗目标,加快建设一批农田水利工程,尽快建设一批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为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二是着力推进科技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农作物优质高效适用技术,重点研发关键技术,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着力推进机械化建设。加快实施农业机械化战略工程规划,提高我省大型农机保有量和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加快发展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提升我省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四是着力推进合作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切实把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并将放宽视野,开展广泛的、深层的、多方面的大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要素组合,促进现代化大农业快速发展。五是着力推进产业化建设。紧紧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推进农产品加工大项目建设,集中力量加速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促进我省由农产品生产大省向农产品加工大省转变。六是着力推进市场化建设。以搞活农产品流通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大、层次高、实力强的农产品批发大市场。切实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让更多的龙江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出口世界。七是着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牵动,以产业园区为支撑,以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三棚一草”改造为重点,全力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积极探索垦区、林区、矿区、油区与地方合作共建的新途径,全面提高我省城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八是着力推进生态化建设。继续以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农业生态化建设力度,力争经过三到五年努力,把我省农业生态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让龙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美,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龙江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思路已经十分清晰,我们正朝着这条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力争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奋力谱写现代化大农业的壮丽篇章。

  吉炳轩在报告中特别强调,黑龙江有“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两面旗帜,这两面旗帜不仅始终高高飘扬,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更加鲜艳夺目,都充分展现了黑龙江人创业、创新、创优的进取精神和光辉历程。全省都在发扬这种精神,都在创大业、创新业、创伟业,整个龙江大地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之势,同时各条战线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争创一流发展成果、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的先进典型群体,催生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作风,激励我们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干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公路建设规模之大、资金投入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勘察设计之重、付出辛苦之多都是前所未有,但通过实施三年攻坚战役,在龙江大地上铺就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水利建设工程之浩大、任务之艰巨、资金之困难也是前所未有,但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不论是垦区,还是地方,一项项水利工程、一个个灌溉设施呈现在我们面前,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千亿斤粮食产能的巩固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哈尔滨路桥建设,这两年新建改造道路几百条、桥涵几十座,一座座跨江大桥相继通车,一条条高架桥拔地而起,马路宽了、车不堵了、城市变了,这在过去是不敢想像的。新农村建设,通过抓示点村和省级重点示范村,抓出了一大批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带动全省新农村建设实现了由典型示范向全面推进转变。“三棚一草”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这几年的建设规模之大、受益群体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特别是今年的建设数量居全国之首。还有小城镇建设、重点旅游名镇建设以及“三优”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力度之大、取得成效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从农村到城市,从垦区到林区,从矿山到油田,一座座现代化的小城镇,像雨后春笋般兴起,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这些喜人的成绩表明,龙江大地龙腾虎跃、生机勃勃,已经步入了腾飞发展的高速路。过去的龙江贡献多多,今日的龙江生机盎然,未来的龙江会更加幸福美好。

责任编辑:王凌霞

黄建盛活动报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