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消毒餐具厂检验设备已生尘
2011-08-30 10:12:48 来源:东北网-大庆晚报  作者:明星|谷淑敏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30名从业人员12人没有健康证,拿不出近期检验报告

  消毒餐具厂检验设备已生尘

工人未穿统一工服装。

  东北网8月30日讯 检查30名从业人员,结果发现有12人没有健康证;本该每天进行一次产品检测,却连近10日的产品检验报告都拿不出来……这是近日市人大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组及相关部门联合对龙凤区一家消毒餐具厂进行突击检查时发现的问题。


  

检验设备已经生尘,好像很久没动过了。

检验间已成了储物间。

 

  工人未穿统一工服

  随意出入不“消毒”

  连日来,市人大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组与卫生、质监等部门联合行动,深入各企业检查食品安全。8月11日,市人大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组、市卫生局、市卫生监督所传染病监督科相关人员,准备赶往位于龙凤区向阳的一家消毒餐具厂。为了保证此次检查确实是一次“突击”,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李子民再三要求,参与检查的所有人员先将通讯工具关闭。


检查组对该厂的餐具进行检查。

  当天9时30分左右,所有参与检查的人员乘坐一辆没有特殊标志的“考斯特”,来到龙凤区一处没有任何标志的有蓝色大门的院内。原来,这里是一家餐具消毒厂。没等检查人员全部下车,原本坐在车间前乘凉的工人喊了一句“哎呀,他们来了”,便开始四处躲藏起来。

  李主任听到工人的话,上前问:“你们怎么知道我们要来?”

  李主任快步向消毒餐具车间奔去,看到检查人员到了,几名女工赶紧跑回到从消毒车间隔出的一个小屋内,从衣柜里拿出口罩和手套戴上,之后,走进消毒车间,开始对餐具进行封装。她们穿着长短不一的裤子,样式不一的鞋,在进出消毒车间时并未换鞋、换工服。

  “未穿着消毒的工服与鞋子,能否对餐具及消毒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在场人员,无人回答记者的这一问题。


  检查30名从业人员

  12人没有健康证

  记者看到,在已包装好的消毒餐具中,有大庆市明亮餐具消毒服务部和大庆新乐尔康餐具清洗消毒服务部两个牌子的消毒餐具,餐具外包装上有“卫生局验收合格单位”字样。

  “两个牌子,一套工人,一套流水线,应该有两个执照吧?”对于李主任的提问,一名陪同检查人员的男子称,一个牌子是自己原有的,另一个是并购来的,所以只能提供一个牌子的营业执照。

  “要想生产出消毒达标的餐具,生产者首先要健康。”说着,李主任要求检查工人的健康证。话音未落,几名女工开始四处躲藏,有的往厕所方向跑,有的往院内的其他屋子里跑。李主任叫住一名“逃跑”的女工,问她为什么要跑,女工称自己不是这里的员工,只是来替班的。

  在之后的检查中,检查组人员发现,有12人没有健康证。

  看到健康证少了这么多,陪同检查组的那名男子说,那12个人的健康证统一锁起来了,要等厂长来才能拿出来。

  后经查实,这12人均没有健康证。

  检验设备已经生尘

  找不到近期检验记录

  陪同检查的那名男子所说的检验间内,记者看到一台冰箱内放着吃剩的西瓜和大酱等生活用品。一台写着“台式培养箱”的“机器”内,空无一物。酒精灯内没有酒精。

  一张办公桌上摆着的试管和试管架已经落了灰尘,镊子生锈了,旁边天平托盘上已经布满灰尘,砝码也已生锈。办公桌下面堆着衣物。

  一直跟随着检查人员的男子称,他们厂的厂长就是检验员,是学检验专业的。等了10多分钟,消毒餐具厂的厂长来了。但这位厂长说:“我不是检验员,我们有专职的检验员。”


  对于检验员不在厂内,厂长的解释先是“检验员在接受卫生局培训”,后来又称每天的检验工作是在上午,检验员检验完就可以走了。

  在找不到检验员的情况下,李主任要求看检验记录,但是,对方一直提供不出来,李主任要求对方提供近10天的检验记录,对方仍然拿不出,最后厂长在检验室办公室的抽屉里,只找出了4月份的检验记录。

  根据当天进行的检查,卫生监督所人员当场形成了“现场检查笔录”,并指出了此消毒餐具厂存在的6个问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