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9月1日讯(记者 高长利) 到2020年,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有林地面积将达到1554.9万公顷,比2010年增长3%;活立木总蓄积达到15.5亿立方米,增长21%;森林覆盖率达到85%,提高2.4个百分点。这是记者从9月1日召开的全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工作会议上获悉的。副省长吕维峰作重要讲话。
天保工程实施13年来,国家累计投入资金328.8亿元,省政府配套24.4亿元,国家减免采伐企业金融机构债务58.3亿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资金308.9亿元。经过林区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天保一期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我省坚持把调减木材产量和森林资源保护培育作为治本之策来抓,累计少采木材5060万立方米,少消耗森林资源8542万立方米;完成人工造林14.2万公顷、退耕还林4.2万公顷。天保工程区森林面积增加126.5万公顷,提高9.1%;森林蓄积增加1.4亿立方米,提高12.3%;森林覆盖率达到82.6% ,提高6.6个百分点。据统计,新增林地面积、蓄积折算的直接经济价值达525.1亿元,碳汇价值达134.3亿元,合计创造生态效益达659.4亿元,实现了森林资源由过度消耗向恢复性增长转变,凸显了重点国有林区在生态建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接续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林区产业总产值由120.4亿元增长到416.3亿元,林产工业产值由19.2亿元上升到85.7亿元,多种经营产值由52.4亿元提高到225亿元,建成了中国雪乡、汤旺河石林、北极村等一批知名景区,2010年旅游产值达到35.6亿元,基本扭转了单纯依赖消耗资源发展经济的粗放单一模式,接续产业体系加快发展。
实践证明,天保一期工程的实施,给我省重点国有林区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和民生等各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创造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省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迈向林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强调,实施天保二期工程,要把培育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转变林区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以巩固天保一期工程建设成果为基础,以保护和培育天然林资源为核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以调整完善政策为保障,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林区改革。通过实施天保二期工程,黑龙江林业要为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和构筑北方地区生态安全屏障打好基础,实现森林资源从恢复性增长进一步向提高森林质量转变;生态状况从逐步好转进一步向明显改善转变,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森林生态功能明显增强;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由稳步复苏进一步向和谐发展转变,产业总产值达到1329亿元,基本解决职工转岗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