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14日讯 2008年,佳木斯市“十项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如今“十项重点工程”建设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其集合效应彰显无疑。
2008年基于对市情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该市决定实施牵动佳木斯又好又快发展关键环节的“十项重点工程”。即大项目牵动工程、工业跨越式发展工程、现代农业综合示范核心区建设工程、大口岸通道建设突破工程、城市改造建设工程、高端服务中心及项目建设工程、民生工程、改革攻坚工程、环境优化工程和社会稳定工程。
近四年来的实践证明,“十项重点工程”是实施“两区两带一城”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和推进措施,有效地将发展战略转化为科学跨越发展的实践行动和丰硕成果,为该市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近四年扎实推进“十项重点工程”,佳木斯市经济发展速度稳步提升。到2010年底,GDP实现五年翻一番;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三年翻一番;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年翻一番。今年上半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3.6亿元,同比增长14.0%,增幅位列全省第五位。财政收入增势强劲。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以及非税收入大幅增长的带动下,财政总收入完成31.5亿元,同比增长35.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8亿元,同比增长44.7%,增速同比加快7.1个百分点,创该市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全面加快,城市品位明显提升;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其中,上半年,佳木斯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3.9亿元,同比增长28.2%,增幅位列全省第四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9.2亿元,同比增长49.8%;实现利税总额15.9亿元,同比增长43.4%;骨干企业增势强劲,农副产品、装备制造、能源等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明显,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新进规模企业40户,成为新的增长点;总体看,全市工业生产速度、效益均处于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不断储备了发展动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进一步增强了发展优势;各项改革扎实稳步推进,充分释放了发展活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切实形成了发展合力。在产业建设方面,上半年,全市已开工建设产业项目162项。
推进“十项重点工程”,使发展成果更加惠及民生。保持了城乡就业再就业稳定增长,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观,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今年前七月,该市已实现城乡新就业9.79万人,占年计划的74%;开展各类就业培训4.03万人,占年计划的57.5%;全市城镇养老保险扩面5303人,占年计划的5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新增参保10.68万人,占年计划的267%;住房公积金归集额完成3.37亿元,发放贷款1.55亿元,增值收益11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