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4日讯 (记者 顾硕) 2011年,全省虽然没有发生较大的汛情和大面积的旱情,但部分地区凌汛、春汛、夏汛、强对流天气、台风北上影响及夏伏旱交替发生。面对复杂的防汛抗旱形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做好各项应对准备,突出抓好重点和薄弱环节,从根本上提高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圆满完成各项防汛抗旱任务。
今年黑龙江省没有严重的旱情、汛情和灾情发生,无人因汛伤亡。发生了春旱、伏秋旱。凌汛结束早,夏汛来的早。另外夏汛期江河汛情不大,但局部强降雨频繁,部分地区受灾。各地各部门在国家防总、松花江防总和省委、省政府统一指挥、正确领导下,超前行动,团结奋斗,科学防控,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取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实现了江河无一溃堤、水库无一垮坝、群众无一伤亡、粮食产量不受大的影响的“四个确保”目标。为全省推进“十二五”规划,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安全保障作用。
今年黑龙江省天气形势复杂,增加了气象预报、水文预警难度,前期较好的形势也使一些干部群众存在麻痹思想。全省各级防指高度重视这些问题,没有因为今年汛期比较平稳而放松了警惕,对每一个过程都认真防范。汛前,认真落实各项防汛责任、防汛预案、工程险工加固、抢险队伍、防汛物资准备措施。汛期,高度警惕,严阵以待,通过组织会商、严密监视、提前部署、科学调度和全力组织,迎战每一次强降雨,确保工程安全和人员安全。
近些年,省防指通过有针对性抓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建设、应急度汛项目建设管理、水库汛期调度管理、防汛抗旱制度规范化建设、防汛抗旱基础信息收集整理及防洪工程图制作等专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防汛抗旱工作向科学、有序、有效前进。今年年初部署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防汛抗旱工作制度建设等三项重点专题推进工作,在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各地要围绕防汛抗旱重点环节,抓好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提前谋划抗旱工作,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建设,抓好应急抢险队伍建设,推进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加快水毁工程和险工弱段修复,完善各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