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种强销弱、量大链短、质优价不优”等状况,打出产业发展“组合拳”
黑龙江日报9月17日讯 刚刚结束的齐齐哈尔绿博会上,全国顶尖马铃薯技术专家齐聚鹤城,研讨马铃薯产业发展。绿博会上展示的齐市及各地的优质马铃薯产品及种薯让人大开眼界。这是齐齐哈尔市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的重要举动。
齐齐哈尔市是我省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也是齐齐哈尔地区的优势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马铃薯产业,我们有基础,有潜力,有优势,没有理由不把它做大做强。要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形成大产业,叫响齐齐哈尔优质马铃薯品牌,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齐齐哈尔市委书记郝会龙说。
今年8月中旬,推进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在讷河市召开。时隔不久,齐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绿博会期间,这个市举办了马铃薯产业技术论坛;9月6日,又召开马铃薯产业现场推进会。
齐齐哈尔市把马铃薯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精心谋划,全力推进,打出了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组合拳”,让小土豆“滚出”产业大效应。
建全省最大马铃薯加工产业带
讷河市北岭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脱毒种薯试管苗繁育室一座,现代化温室2100平方米,网室1.5万平方米。依靠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采用先进的设备、培育方法和技术手段,生产脱毒马铃薯种薯。今年可生产原原种薯80万粒,向马铃薯产区提供一级良种3200万公斤。
北岭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是齐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代表。近年来,齐市一直把马铃薯产业当做一条重要的产业链来抓,马铃薯产业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据了解,到2015年,全市马铃薯面积要发展到500万亩,总产量1100万吨。马铃薯加工量400万吨,马铃薯贮藏能力400万吨,年交易量达到600万吨,脱毒种薯应用面积65%以上。建成克山、讷河、依安、甘南、拜泉5个马铃薯商品薯基地和克山、讷河、依安3个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建成克山、讷河、依安3个交易中心平台。从克山向西到甘南,建成以克山沃华集团、北大荒薯业,依安奈伦公司、金龙淀粉总厂、诚信淀粉有限公司,讷河港进集团、碧雪淀粉公司、家良食品公司,甘南麦肯公司为龙头的马铃薯加工企业集群,形成我省最大的马铃薯加工产业带。
给力种薯繁育叫响种薯品牌
虽然齐齐哈尔是繁育马铃薯种薯的最佳地区,但从种薯繁育、营销现状看,还存在原种繁育数量少、贮藏设施少,本地种薯应用比重低、品牌知名度低等问题。
为此,这个市力争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增加信贷和争取上级支持等办法,解决良种繁育设施滞后,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在规划布局中,以东北部的克山、讷河、依安为中心,建立以克新12、22等品种为主的高淀粉种薯繁育基地。
积极与科研单位进行有效对接,繁育适销对路的品种。支持中粮集团、省农科院与甘南兴十四合作建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和克山、讷河种薯繁育基地。2012年种薯种植面积将达到26万亩,生产原种1.4亿粒、原种10万吨,可为70万亩马铃薯提供原种。
种薯贮藏方面,今年计划新建的129个贮藏库(窖)中,将80%用于种薯储存,计划贮藏种薯15万吨,增加种薯市场竞争力。种薯应用方面,对于今年种植的13万亩原种,做好分级选留和贮藏工作。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出台补贴政策,扩大本地推广面积,力争明年良种使用面积达10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3%。对外销售上,加大马铃薯北种南移营销力度,通过领导走出去推销、组织专业队促销、开展网络直销,拓宽老销区,开辟新销区,叫响齐齐哈尔种薯品牌。
加大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贮销能力
目前,齐市缺少贮藏设施,马铃薯贮藏能力只占总产量10%,不能做到旺吞淡吐和错峰销售。
为此,这个市将搭建融资平台,提供资金支持。市政府决定拿出5000万元建立担保融资平台,扶持马铃薯贮藏设施建设。目前已与龙江银行齐市分行达成融资协议,融资2.5亿元,加上撬动社会和民间资金3.5亿元,总计将达到6亿元。利用国家妇女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对以妇女为主体建设马铃薯贮藏设施的提供2年期贴息贷款支持。扶持积极性高,有经营和资金实力的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和营销大户,重点扶持建设1000吨以上的贮藏库(窖)。采取市政府和各县(市)财政双重担保,贷款比例按贮藏设施总投资的30%~50%给予扶持。
同时加强贮藏体系建设,提高贮销能力。按照“深挖窖、广贮薯、均上市、增效益”的思路,鼓励加工企业建立大型贮藏库、合作社或大户建设贮藏窖(窖群)、农户自建贮藏(窖),形成多元、多层次建设格局。引导建立“企业+大户+乡镇”、“企业+乡镇”、“合作社或大户+乡镇”、“大户+村(屯)、农户”自建贮藏窖等多种经营模式,实现贮藏设施经营方式灵活多变,适应市场需求。从现在到10月末,市政府将组织开展马铃薯贮藏库(窖)建设会战,搞好库(窖)选址、规划、用地审批等工作,同时重点抓好马铃薯贮藏园区和大型马铃薯贮藏库(窖)项目建设,力争10月底完成新建1000吨以上贮藏库(窖)129个,增加贮藏能力22.66万吨,总贮藏量达到50万吨,占商品量的20%左右,为实现错峰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奠定基础。
开通外销专列拓展外埠市场
按照省长王宪魁在克山县考察时的部署,齐市积极协调铁路部门成立铁路运输联合管理办公室,并力争9月中旬在克山县举行首列马铃薯外销专列开通仪式。通过开通专列直销,减少中间环节,切实解决种强销弱的问题,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据悉,首次专列外销马铃薯将达到2400吨。
全力推进马铃薯营销市场化、生产合作化的进程。种薯基地与科研单位要建立产研合作、繁销利润分成机制;合作社与农民要采取统种分管、按股分红的效益分配机制;加工企业与合作社要实行保护价收购,建立二次利益返还机制;合作社与市场要建立以销定产的风险控制机制。主产区的每个村都要组建1个标准化的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实现合作社全覆盖,每个县(市)组建1~2个集种植、贮藏、营销于一体的马铃薯合作社总社(联合社),形成内带农户、外联市场(企业)的利益联合体,增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2012年全市计划新增马铃薯专业合作社168个,其中种植合作社35个、贮藏合作社108个、营销合作社25个。
引进龙头企业提高附加值
针对目前马铃薯加工企业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低,加工企业多为个体作坊式小企业,高端产品企业较少,产业链较短,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的实际,齐市全面提升现有企业加工能力,改进生产工艺,研发高新产品,提高附加值,增强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提高企业效益。
以变性淀粉、全粉、膨化食品为主攻方向,重点在西部商品薯主产区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型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提高马铃薯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条。目前美国麦肯公司原料供应商已进驻甘南县长山乡,正在建设1万吨马铃薯贮藏库,10万吨马铃薯膨化食品加工项目正在进行项目选址、土地审批、基础设施建设等前期筹备工作,争取项目尽快开工。讷河市正在与中粮集团洽谈变性淀粉加工项目,通过新上项目,增加就地转化比重,提高马铃薯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