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鹤岗9月20日讯 今年松子丰收,颗粒饱满。时至初秋,鹤岗市林区的居民仍忙着采松塔、打松子,做山货生意。为了亲眼看看松塔是怎么打下来的,记者来到东山区蔬园乡,跟随农民老任到他承包的山上一看究竟。
早上6点,我们来到山下的窝棚,只听里面鼾声如雷,老任掀开门前的塑料布走了进去边推边说,别睡了爬猴,快起来干活。一句话把记者说的直迷糊。老任向记者解释道,因为这些打塔人上树身轻如燕,在树和树枝间来回穿梭,像猴子一样灵巧,所以大家管他们叫“爬猴”。
走了大概十几分钟,大家来到老任的松树林。“爬猴”从树旁拿起一根竹竿给记者看,只见竹竿全身黑漆漆的,竹竿头上还绑了一个铁钩子。老任告诉记者,杆上黑漆漆的那是沥青,是保护竹竿的,头上的钩子是挂树杈上树用的。“爬猴”拿起竹竿,向树上端详了一阵,看准那棵树上有松塔后,便将竹竿使劲在树杈上钩住,将左脚蹬在树上做准备,记者拿起相机还没等拍摄,“爬猴”三步两步就已经上树了,身法之快,着实让人为之震惊。记者正抬头看着树上的“爬猴”是如何打松塔的,站在六七米外的老任笑着对记者说,“小兄弟,赶紧闪开。”
记者夸奖小董的爬树技术好,小董一脸严肃地跟记者说,“别看他们在树上好似潇洒,但是危险大着呢,稍不小心就会从树上掉下来,每年都有一些专业爬猴和一些胆大的人从树上掉下来,摔成残疾人或者因此丧命,他们这几个人干了十多年,全凭相互帮助,再加格外的小心才保住这条小命。谈到收入,小董咧开腮帮大笑起来,像他这样的成手,只要“树不穷”(松塔多),他一天能打五六大袋子,一袋的工时费是一百元,一天下来能赚五六百块,去年打了二十多天就赚了一万多。今年山货丰收,肯定要比去年赚得多。到时候俺请你喝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