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9月26日讯(魏景文 记者 印蕾)金秋九月,来到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阿什河街道东环村的哈尔滨市金果农业生态园,一栋栋蔬菜大棚掩映在金灿灿的庄稼中间,分外惹眼。
在黄瓜大棚前,东环村村民张守先正和工友们把刚刚摘下来的黄瓜装箱。
和一般的生态园不同的是,这个生态园还是阿城区的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目前,生态园已吸纳本街道及周边乡(镇)、街道各类残疾人86名入园就业。
张守先告诉记者,因车祸致残后自己只能在家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今年3月,生态园建起了蔬菜大棚后,他就来这里上班了。扣棚、打更,在生态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平均每月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自从到生态园上班后,有事做了,收入多了,心情也变好了,大伙儿对生活更有信心了。”张守先说。
阿城区残联理事长高喜民告诉记者,阿城区阿什河街道共有残疾人963名,仅东环村就有223名,残疾人的就业愿望极高。由于棚室蔬菜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每年的3—11月为生产季节,生产周期长达9个月,生产的各个环节大都需要人工完成,而且劳动强度较之于养殖、加工业低,非常适宜残疾人体能。同时,阿城区作为哈尔滨市蔬菜供应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此,区残联确定在阿什河街道发展大棚蔬菜项目,为残疾人朋友创造就业机会。
高喜民介绍说,金果农业生态园规划占地1500亩,将建设蔬菜批发市场1万平方米,建设蔬菜大棚1200栋。今年可完成建设蔬菜大棚700栋,安排残疾人200人;明年还要建设蔬菜大棚500栋,安排残疾人100—150人。届时,可实现300—350名残疾人就业,就业残疾人月均收入可达到1000—1200元,全区残疾人年增收最高将达到500万元。
“听说,生态园以后还会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那时,欢迎你们再来!”采访结束时,张守先向记者发出了热情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