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美国人保罗10年默默助人 身患癌症时仅剩8000元
2011-09-27 09:30:28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赵振宇 张磊 张大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全家福。

  如果保罗·孟佳诺没有患上癌症,很多人还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美国人,他在哈尔滨生活了10年,默默帮助着身边的中国人。这倒很符合中国式颂扬的一般规律———好人都是在遇到不幸后才“被发现”。

  保罗和妻子奥林匹亚靠教孩子英语生活,一有空就去养老院和福利院送吃的、穿的、用的;义务给乡村和城市贫困家庭的孩子补习英语,免收补习费十几万元;保姆生病时一下就给了5000元。关于这些,夫妻俩始终守口如瓶。尽管极不情愿,保罗还是“被出名”了。

  他得了癌症,因为对别人总是慷慨相助,此时银行账户仅剩8000元。在朋友和医院的帮助下,保罗成功做了手术,但为了控制病情,后续治疗仍需20多万元。朋友将保罗的事情传播开来,希望有好心人来帮助这对美国夫妇。

  在与保罗面对面的交流中,在与他的妻子、女儿、朋友、学生、保姆、医生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了社会对好人的饥渴以及惯性的合理想象,这让保罗不知所措,也让一个好人不安。

  1.嗨,孩子们,我要带你们去中国

  “一天,爸爸突然跟我们说:‘嗨,孩子们,我要带你们去中国’。”瑞秋说,来中国前,一家人在美国生活得很好,有一处不错的房子,两台轿车,她和姐姐、弟弟都在私立学校读书。

  那一年,瑞秋10岁。父亲保罗和母亲奥林匹亚在美国的工作是教移民英语。奥林匹亚喜欢孩子,家里常常有二三十个移民的孩子学习,他们来自很多国家,南腔北调、贫富悬殊,但有一个共同点———调皮捣蛋。奥林匹亚总是给孩子们买糖果和玩具,对贫穷家庭的孩子会偏爱一些,在他们来到中国后依然如此。

  保罗说,现在的中国和过去不一样了,世界的未来要看中国,他要带孩子们去中国生活,这对他们的未来有好处。

  在朋友的建议下,保罗带着全家来到塞班岛,考取在中国生活的通行证———ESL证书(教授英语的课程)。在塞班,保罗认识了很多中国人,其中一个女孩来自吉林。

  女孩问:“你们要去什么地方?”

  保罗说:“你从什么地方来?”

  “吉林,离哈尔滨很近。”

  “那我们就去哈尔滨。”

  拿到ESL证书后,保罗带着5万美元,和全家来到哈尔滨,开始了在中国的生活。

  2.一半积蓄被骗走了

  在朋友的介绍下,保罗在一家私立幼儿园找到工作。三个孩子跟着刚认识的焦老师学习中文。焦老师也成为保罗一家在哈尔滨10年最亲密的中国朋友。

  两年后,幼儿园出现经费紧张,拖欠老师工资。为了“保住”幼儿园,园长有意让保罗入股。与朋友商量后,保罗拿出5万美元,借给园长周转。期间,园长陆续还给了他2.5万美元。

  “因为要照料生病的父亲,我去了趟美国,回来后发现幼儿园园长带着我的钱跑掉了。”父亲去世后一周,保罗返回了中国,本想离开伤心地,慢慢消解失去父亲的悲痛,然而,等待他的是一个坏消息———他带到中国的一半积蓄,和家长预付的学费被园长一起卷走了。

  保罗婉拒了朋友报警的提议,他的理由是:那个人肯定遇到了难处,很需要这笔钱,否则他不会这么做的。保罗不想再把时间浪费在纠缠和追讨中。

  一个中国朋友说,保罗总是天真地看待世界上的人和事,也许他期待骗子能把钱送回来。在他眼中没有坏人,他对任何人都不设防。


  3.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保罗很快从失望中走出来,在两家幼儿园找到新工作。

  2004年,上初中的王俊人发现,小区来了外国邻居,孩子们看到外国人有点怕,不敢接近。但保罗很快就和他们打成一片,孩子们模仿保罗说中文的洋腔,叫他孟佳诺叔叔。

  王俊人和保罗的三个孩子成了朋友,妈妈还让保罗教他英语。“我原来对英语不感兴趣,为了和瑞秋他们聊天,开始去背单词,他们说中文,我说英语,有时彼此都听不懂在说什么。”

  夏天,王俊人有时穿着短裤光着上身在院子里玩。保罗说:“无论多热也不能穿成这样就出来,这不是一个有教养、有礼节的好孩子。”“保罗教给孩子们最多的是懂得尊重别人、关爱别人。”俊人的妈妈陈玥秀说。

  在与朋友的交谈中保罗得知,在中国有很多贫穷家庭的孩子没法学英语,特别是在农村。于是,他和奥林匹亚开始在家里免费给一些孩子补习英语,还抽出时间去农村给孩子上课。保罗不会计算自己到底少了多少收入,朋友帮他算了一笔账,七年来免收的补习费差不多有十四五万。

  “孩子带给我和奥林匹亚快乐,即便是遇到烦恼,我也会想‘这有什么,很快就过去了’。”保罗总说,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叫他“哦,我亲爱的宝贝”。在他看来,中国孩子就是他的宝贝。


  4.现在那些钱走得很远了

  2004年,生活渐渐稳定下来,保罗决定请个人帮忙照顾生活和孩子,一位同样在外国人家做保姆的朋友介绍吴桂兰来到保罗家。

  吴桂兰经常陪保罗和奥林匹亚去养老院和福利院:“奥林匹亚从美国邮购被罩,带着我和她的朋友一起做被子,然后送给养老院的老人。”

  吴桂兰的儿子三年级时得过一次脑炎,治疗费需要4000多元,家里实在拿不出。保罗知道后,给了她3000元,孩子顺利进行了治疗。后来,吴桂兰得了乳腺癌,保罗又拿给她5000元。

  “保罗说这些钱不用还,你不要有负担,好好照顾自己。”吴桂兰说,这件事保罗和奥林匹亚没跟别人讲过,当她和保罗的朋友说起时,他们也都不知道这件事,但所有人都不吃惊,保罗就是这样的人。

  奥林匹亚笑着说:“在美国时,我家雇了一个助教,叫珍妮弗,她生病时保罗拿了钱给她。现在那些钱走得更远了。”珍妮弗回到加拿大,结了婚,很幸福,她收养了两对儿双胞胎孤儿,也常常资助需要帮助的人。“你看,我们帮助了珍妮弗,珍妮弗又去帮助别人,我们不需要回报,我们给她的钱现在又到了有需要的人那里。”

  5.保罗,快点儿手术,不能再等了

  美国,洛杉矶,20时。

  瑞秋匆匆收拾好背包,从打工的餐馆赶去见姐姐和弟弟。回到美国后,姐弟三人难得聚在一起。吃过晚饭,他们去看一部美国热映的喜剧片《伴娘》。海报上写着:得到一个人的爱到底有多远?

  姐弟三人被逗得哈哈大笑时,瑞秋的手机响了,远在哈尔滨的母亲说:“你爸爸的化验结果出来了,是癌症。”瑞秋惊住了,安慰了妈妈几句,挂断了电话,没心情再去看电影。

  几个月前,保罗被路边的树杈刮伤了头部,他并没在意。在医院工作的陈玥秀看过伤口后,感觉不是很好,就带着保罗找到哈医大一院副院长林志国教授。经过会诊和化验,确定保罗患的是淋巴癌,要立即动手术,手术费要四五万元。

  听到诊断,奥林匹亚靠在医院的墙上哭了起来。保罗来中国生活了十年,在美国没有纳税记录,无法获得美国医疗保险。即便到美国治疗,也要通过私人医生预约专业医生,至少需要3到5个月时间,甚至更长。

  林志国教授走到奥林匹亚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帮助保罗做这个手术。”在陈玥秀和焦老师等人的资助和医院的帮助下,保罗顺利做了手术。但后续化疗等仍需20多万元。保罗和奥林匹亚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治疗无法继续下去。


  6.挑战既来,笑而迎之

  术后的保罗头上缠着纱布。“保罗,你的头怎么了?”补习的学生问。“奥林匹亚打的!”保罗装做很痛苦的样子,指着奥林匹亚。他们不想让孩子和朋友担心。

  为了弥合头部留下的创口,医生选择了保罗的腹部进行植皮手术,原本就患有痛风的保罗行走有些困难,不得不借助拐杖。

  一天晚上,陈玥秀送保罗和奥林匹亚回家,送到他们住的小区门口,夫妻俩说太晚了,他们可以自己回去。保罗拄着拐杖,奥林匹亚在旁搀扶,昏暗的路灯在路上画出两个人的身影。

  “说实话,保罗认识的都是穷朋友,遇到困难时这些朋友没有能力回报保罗曾经给予他们的帮助。”陈玥秀说。

  其实,奥林匹亚现在照顾保罗一个人已经相当困难,保罗生病后,她不能停下工作照顾保罗,需要教更多的学生来维持最起码的生活开销。每天课程表排得满满的,要上到20时30分。

  保罗没有自己的房子,一年的房租要12800元。眼下,交下一年房租的时间要到了。奥林匹亚准备把心爱的装饰品卖掉,换个小点儿的房子,房租也能便宜些。远在美国的瑞秋和弟弟正在办退学手续,他们要来照顾父亲。

  保罗和奥林匹亚已在中国过了10个结婚纪念日。他们说:“明年5月20日是结婚23周年,相信那时候我们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