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9月29日讯 今年秋季大兴安岭地区降水较历年同期少,气温高,植物提前进入枯萎期,林下枯枝落叶、采伐剩余物等可燃物增加。尤其是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少雨,森林火险等级急剧升高,存在明显的高火险时段。加上,今年公路、电网改造以及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全面施工,秋季旅游升温、山产品丰收,使林内作业人员、外来人员和林内采集山产品人员骤增,火险形势十分严峻。对此,大兴安岭地委行署把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在22日召开的大兴安岭地区秋季森林防火工作会议上,地委行署、地防指要求各地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今年秋防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要以强化落实为前提,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坚决避免出现丝毫的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切实把森林防火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高度重视秋防工作。各级党政领导站在对事业负责、对自身负责的角度,充分认清当前森林防火严峻形势,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各级包片领导深入到责任区严格督办检查,狠抓薄弱环节,排查隐患,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切实把森林防火措施落到实处。一旦出现问题,不仅要追究责任单位责任,还要追究包片领导责任,一律按规定从严从重查处。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各地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舆论氛围,切实提高全民的防火意识。报纸、电视开辟专栏及宣传专版,重点对秋防严峻形势、各地防火工作动态及典型经验进行刊播;各级电视台每日要播放防火公益性广告和有关森林防火方面的宣传标语口号;充分发挥广播电台覆盖面广、盲区少的特点,每天向听众进行防火宣传。特别是加大对外来人员和野外作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力度,严格落实宣传教育责任,确保宣传教育面达到100%。
加大火源管理力度。高火险期一律禁止采集山产品人员入山,各检查组、巡护队、管护站严格检查入山人员和车辆,严防火种入山,一旦发现违规人员入山,一律从重处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各地严格落实野外作业“十有”规定、“一盒火”、“义务宣管员”、“跟班作业”制度,强化火源管理措施,杜绝人为火发生。
加大火险隐患排查力度。各地坚持开展明察暗访和“三清”工作,利用飞机、车辆、马匹等交通工具对重点地区开展全方位、地毯式清查,彻底清除违规入山人员。对重点火险区,要派专人死看死守,确保万无一失。
加强值班调度工作。各地继续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十一”国庆节期间,保证有两名处级领导坐台值班,严禁空岗、漏岗。各地认真执行火情报告制度,严格履行报告程序,及时报告火情动态,严禁迟报、瞒报和谎报火情。
做好火情瞭望监测工作。巡护飞机加大巡护密度,高火险天气安排载人飞机巡护飞行,瞭望塔延长火情监测瞭望时间,加强重点火险区、高火险天气的火情监测瞭望工作,保证做到有火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做好扑火准备工作。专业森林消防队和森林部队进入临战状态,强化训练,高度戒备。各种扑火机具、车辆、装备和通讯设备保持良好状态。一旦发生火情,重兵投入,快速出击,确保首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