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国民体质监测将全面开展 5个监测站筹建完成
2011-10-09 09:05:02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慕海燕 张大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一名被测者在通过手印法测试亚健康。

  东北网10月9日讯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监测结果表明,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为88.9%,其中城镇人群达到“合格”以上标准的比例为91.5%,乡村为84.7%,与2005年相比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我省国民体质达到合格以上标准的比率为99.64,其中城镇人群合格率为99.89%,乡村为99.38%。

  调查结果显示:

  幼儿的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水平和身体素质呈持续增长趋势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

  成年人的力量耐力持续增长

  老年人的柔韧性和反应能力有所提高

  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持续上升

  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出现下降

  中小学生、成年人、老年人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

  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且出现低龄化倾向

  成年人的绝对力量和爆发力持续下降

  老年人的力量素质有所降低

  国民体质具体指是的哪些内容,这一个个数字是怎样监测出来的,国民体质监测对国民健康有什么作用?日前记者在哈尔滨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了解国民体质监测的全过程。

  联系到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任兰秀主任颇费了一翻周折,中心的电话没有人接,登门几次也找不到办公人员,几经周折后,才知道监测中心的所有人员从6月份起,工作地点随着监测地点变。“我们每天去一所学校,这几个月来就是在中小学大专院校之间奔波。今年我们重点对我市的教师群体进行体质监测,预计完成4000人的监测工作……”好不容易打通任兰秀的手机,记者才终于“追踪”到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流动监测站。

  体验监测:有些项目像体检有些项目像游戏

  9月27日8时30分,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国民体质监测车准时开到了香坊区东风小学校。这一天,13位工作人员要为东风小学的百余位教师进行国民体质监测。

  学校已经提前准备出三个大教室,工作人员将电脑与部分监测仪器从国民体质监测多功能车上搬到教室,接电、调试,一切迅速又有条不紊。该中心主任任兰秀告诉记者,这一套工作他们闭着眼睛也能做得很好了,每天一次,长年如此。任兰秀边说边递给记者一张体质监测登记表:“你也监测一遍,测一遍下来,不用我介绍,你就知道体质监测到底是怎么回事了。”于是跟随着东风小学的教师,记者从头到尾体验了一次国民体质监测, 13个项目监测之后,记者获得了一份8页纸打印出的国民体质监测报告。

  有些像体检,有些像游戏,首次进行体质监测的记者始终有一种“好玩”的感觉。除了血压、身高、体重、肺活量等常规项目外,在国民体质监测车上,集中了该中心的几个“重量级”新设备,是整套监测过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几项,各种仪器让人感觉有点神秘。

  ———第一项监测是骨密度。骨密度全称“骨矿物质密度”,是测定骨骼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测检数值,专家会给出“骨质正常”、“骨质流失”和“骨质疏松”三项不同的结论。

  ———第二项是人体成分检测。这部仪器貌似一部跑步机,但是不需要你跑,只要一动不动地赤脚站在上面,仪器就会自动分析检测出人体的蛋白质、无机盐、脂肪量。对成年人来说,这项检测主要是检测脂肪量、肌肉量和体脂肪率,是判定肥胖、超重的重要指数。

  ———第三项是亚健康检测。将左手像按手印一样,按在一个固定的“手模”上,一分钟后,一切搞定。检测仪器会分析出睡眠障碍、焦虑不安、易感疲劳、肠胃不适等12项亚健康症状,并为测试个体分别给出12项症状的风险分析,给出综合评分。

  ———第四项是血管机能测评,通对动脉血管弹性和阻塞程度的测试来判定是否有动脉硬化的征兆,方法也很简单:躺在床上,四肢同时监测血压,仪器会根据血压情况自动分析。

  从这项多功能监测车上下来,其余的监测项目就有些“游戏”性质了。“选择反应时”测试仪有点像“打地鼠”,用最快的速度按下不停变化的亮灯按钮。“闭眼单脚站立”,如同这一项测试的名称一样,坚持的时间越长,说明平衡能力越好;“纵跳”,原地屈膝向上跳,这是腿部力量的测试,如果成绩不理想就说腿部肌肉力量欠缺,可能会引起腿部肌肉的劳损或意外损伤,也会引起腿部骨密度下降;“握力”,是手臂肌力量的测试;“坐位体前屈”,是对腰腹部柔韧性的检测;“仰卧起坐”,是对腰腹部力量的检测;“台阶指数”,三分钟内按照固定的频率上下台阶,然后仪器会监测运动后三分钟内心肺功能的恢复情况。


 

  报告分析:冷数字变成活结论个性方案自动生成

  将这些项目测试完成,大约需要40多分钟。这些测试给出的孤零零的数字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这些数字被输入电脑之后,系统自动生成的报告,立即让枯燥的数字有了生命。

  在详尽的报告中,体质监测获得的数据被综合运用,报告用图、表、数据和说明相结合的方式给出各个单项评定和综合评定,并根据这些评定有针对性的提出身体锻炼指导、饮食营养建议,以及运动锻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拿着记者的体质监测报告,专家给记者进行了报告解读:“以这个骨密度评定报告为例,我们监测骨密度的是用SOS超声波来进行,SOS超声波在骨骼中传播的速度与骨密度密切相关,速度越快表示骨密度越高,相反速度越低表示骨密度越低。仪器给出的数据是‘SOS值:4180/秒’,这个值外行人根本不明白代表什么意义,但是报告会根据被监测者的性别、年龄和这个数值,直接给出一个图表,通过这个图表你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女性、38岁、SOS值:4180/秒,波线在‘骨质正常’的范围内。”专家接着说:“再看这份‘体成份’报告,根据你的身高,你的体重是很标准的,但这不并能代表你的肌肉与脂肪的比例是合理的。通过这个报告就可以看出,你的体内肌肉量偏低而脂肪量偏高,体脂肪率超出正值范围。从这项数据就可以看出你的是一个平时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再看你的‘握力’测试,低于正常值,也说明你的肌肉力量不足,缺乏锻炼。”

  知道了自己身体的各项机能的具体情况之后,就要细读报告的最后一部分“综合锻炼指导”了。“这个‘综合锻炼指导’其实正是我们进行国民体质监测的最终目的:指导市民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专家介绍,很多市民在身体锻炼上都有误区。有些家庭主妇们常说:她们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擦地,常常一身汗,运动量足够了。有些人常说:饭后我总能抽空出去散散步。“这是劳动和活动,与运动不是一个概念。现在有些时尚的人也会去健身房出出汗,可是一个月甚至几个一次,这也不是科学的运动,别看每次汗流得不少,但不会达到运动的目的,偶尔一次的剧烈流汗说不定还给身体造成损伤。”专家强调,科学的运动方式应该是在正确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状况和基本体质状况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锻炼。“还以你的报告为例,因为你的体脂肪率超标,所以进行的运动应该达到增肌减脂的目的。你的心肺功能很好,血压正常,所以最佳的运动项目就是中速健身跑。这里强调‘中速’,是因为慢跑达不到你的锻炼目的。那怎么来定义‘中速’呢,报告中也给出了答案:自己的感谢觉稍微有点费力,能感到身体发热,呼吸频率加快,能方便地说话,但不能唱歌。脉膊应保持在100-127次/分钟。再来看锻炼频率和时间,报告中建议每周5-7次,每次30-60分钟,循序渐进。”

  监测推进:大多市民尚不认知未来几年全面开展

  对于这样一个系统的体质监测,目前还并没有被大多数的市民认识。据介绍,由于目前哈市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还没有构建起来,监测能力有限,目前该中心从2006年成立以来,一直是每年一个目标群体进行监测。这几年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先后为产业工人、农民、公务员等多个职业群体进行了体质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给出增加这一群体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和建议。今年该中心重点监测教师群体,预计采集4000份样本数据,进行总体分析评价,目前已经完成3000多教师的体质监测任务。

  由于国民体质监测的意义还没有被广泛认识,现在很多监测工作还都是靠着监测人员的“个人关系”来完成的。“今年我们的监测群体是教师,可是我们与一些学校联系时,很多学校的领导并不重视,也有一些学校因为怕麻烦直接拒绝。没办法我们都是通过做教育工作的亲属、朋友来帮忙沟通。不过也有听到同行的宣传后,主动找到我们要求到学校进行体质监测的。这就是一个认识和宣传的问题,只要大家都认识到国民体质监测的重要性,认识到定期的体质监测可以有效地减少光顾医院的频率,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才能大面积地开展起来。”

  据哈尔滨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大伟介绍,按照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哈市将完成国民体质监测的网络建设,在八区十县(市)都建起国民体质监测点,届时哈市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就有能力大面积开展,每年有能力完成4万左右市民的体质监测工作,相应的本地区国民体质公报也会定期出台。据介绍,目前哈市市区内已经有5个区级监测站筹建完成,有的已经开始试运行,市区内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很快就会面向普通市民开展起来。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