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  法院天地
搜 索
让胡路区法院坚持以人为本 全力提升法官队伍素质
2011-10-14 15:44:04 来源:东北网  作者:高颖 褚立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14日讯 近年来,大庆市让胡路区法院以“建设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理念,提高法官素质,践行为民宗旨”为目标,通过提高法院队伍素质不断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打牢文化基础,丰富文化载体,深挖文化内涵,努力培养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法官队伍,走出了一条“文化兴院”的新路子。

  一、提升队伍业务素质

  成立了“吉林大学让胡路区法院法官培训班”,坚持每月一次疑难案件研讨,每季一次法律文书展评,每年一次庭审能力考评。与大庆师范学院建立了调研合作机制,组建了5个调研课题研讨组,先后完成调研成果18项,一项调研课题在全国法院系统获二等奖。五年来,共计集中授课96次,500余小时,选派82人次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成立了5个课题调研组,完成调研成果18项,开展疑难案件研讨32次,法律文书展评21次,庭审能力考评5次,评选优秀法官50人次,系统提升了干警的法学理论水平和驾驭庭审的能力。为鼓励全院干警学历提升的积极性,法院党组规定,研究生的学费均予以报销。目前,让胡路法院一线法官全部达到法律本科学历,20人取得硕士学历或正在读研,五年间,共有26名干警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干警的司法能力普遍增强。

  二、加强法官职业修养

  加强法官的职业修养,是法官的立身之基、从业之本。一是开展经常性的政治教育。坚持每周五下午政治学习的固定学习制度,组织全院干警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指示精神,学习科学发展观、司法核心价值观等重要思想,进一步增强干警的大局意识、为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开展经常性的研讨活动。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学习、大讨论”、“人民法官为人民”等各项教育活动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先后开展了“司法理念大家谈”、“服务大局油田行”、“学铁人,争当新时期好法官”等讨论活动,使干警牢固树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是将法治理念渗透于点滴工作。开展了全院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院训的征集活动,经过广泛讨论和征求意见,形成了“厚德、崇法、清廉、为民”的院训,并要求每名干警牢记于心,恪守清正廉洁的职业准则。除此之外,该院一楼的电子大屏,每日滚动显示该院各项工作的情况通报或法律条文解析、各项会议精神、名人警句等信息,在办公楼走廊墙上悬挂法家名言、画像等。在办公楼一楼两侧墙面,还经常贴有当事人送来的感谢信件,增强了全院干警的荣誉感。四是规范司法行为,强调仪容仪表。该院每周进行一次纪律检查,对于不符合着装标准、开庭行为不规范、接待当事人态度生硬的干警予以通报批评,并在目标考评中扣除相应分数。为了使该院干警规范司法行为和工作礼仪,该院向全院干警下发《法官职业道德规范》、《法官行为准则》、《公务员礼仪手册》,并聘请礼仪方面的专家对全院干警进行培训。

  三、推崇审判工作文化

  一是由行政干预办案向专业指导办案转变。出台了审判长负责制度,理顺了合议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明确审判长、主审法官、合议法官的职责、超越权限和未认真履行职责应承担的相应责任,“还权”于合议庭,规定审判长依照规定权限签发法律文书,为充分发挥合议庭功能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二是由传统的审判运行模式向法官职业化转变。2008年,该院设置法院助理岗位辅助审判工作,所有书记员均采用聘任制管理模式,实行单独序列管理,建立以审判法官为核心的审判组织,优化审判资源配置,逐步实现法官职业化。三是由关门办案向阳光司法转变。先后制定了《让胡路区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实施细则》、当事人评价法官制度、判前评断及判后答疑制度、当事人旁听制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等12项与司法公开有关的审判管理制度,通过让普通民众切身参与司法、旁听开庭、感受司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到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各界公开司法工作。实践证明,法院文化对于法院工作的科学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文化建设促进了让胡路区法院的全面工作提档升级。2002年以来,让胡路区法院在大庆市法院系统目标考评中八年蝉联夺冠,并先后被评为全省政法系统人民满意政法标兵单位,全省文明单位标兵,全省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

责任编辑:代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