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油田再增3600万吨可采储量
2011-10-21 16:46:53 来源:东北网-大庆日报  作者:幸福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1日讯 大庆油田科技攻关再结硕果。10月19日,记者从采油工程研究院了解到,经过5年的持续攻关、现场试验和规模化应用,大庆油田承担的“水平井增产改造技术研究与现场应用”课题取得重大成果。

  “该项目实施5年来,已完成229口水平井改造现场试验。通过应用该技术,可以使直井开采低效或无效的3600万吨储量得以有效动用,换句话说,大庆油田又增加了3600万吨可采储量。”承担该项目的采油工程研究院分层开采室书记王金友高兴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水平井低渗透改造重大攻关项目”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于2006年开始实施,由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牵头,组织了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大庆油田、长庆油田、吉林油田5个单位进行联合攻关,其目的是突破水平井改造的技术瓶颈,形成水平井分段改造的技术体系,推动水平井在低渗透油气藏的规模应用,为低渗透油气藏的有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5年来,大庆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在“水平井增产改造技术研究与现场应用”课题的攻关研究中,大胆创新、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创造了多项中石油水平井增产改造纪录,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针对外围低渗透储层薄而多、层间物性差异大的特点,大庆油田创新研发了水平井双封单卡压裂工艺技术,工艺管柱耐温100℃、耐压差80兆帕,单趟管柱最大加砂规模可达196兆帕,一趟管柱最多压裂15段,一天可完成9段压裂施工,具有改造针对性强、效率高和可防卡、解卡的特点,实现了水平井大砂量、无限级压裂,已成为大庆油田水平井增产改造的主体工艺。

  针对葡萄花储层为砂泥岩薄互层、砂体连续性差等特点,采油工程研究院凭借双封单卡工艺压裂针对性、可控性强的技术优势,提出了以实现“一缝穿多层”目标为核心的水平井压裂布缝和施工规模优化设计方法,提高了单井产量、单井控制储量和采油速度,实现了少井多产。


  针对特殊的井况和储层条件,采油工程研究院逐步发展形成了配套的限流压裂、机械桥塞压裂、液体胶塞压裂、机械分段酸化、机械可调控水、水平井修井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井增产改造配套技术,满足了大庆油田新、老水平井增产改造的需要,实现了大庆油田水平井增产改造技术从无到有、从单一技术到形成系列化配套技术的重大跨越。

  水平井增产改造技术成果的规模化应用,加快了大庆外围低渗透储层的开发步伐,转变了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模式。特别是自主研发的双封单卡压裂技术,更是凭借其“工艺简单、安全性高、改造针对性强、可控性强”的特点,成为股份公司水平井三大改造主体技术之一。目前,应用双封单卡压裂工艺完成167口井施工,平均单井日产油5吨,是周围直井压裂的4.6倍,不仅为中石油有效动用低渗透储量、提高单井产量、实现水平井在低渗透储层中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进一步动用特低渗透、特低丰度难采储量新技术的研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