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0月29日讯 两年来,哈尔滨市共对全市270家小型社会办养老机构进行了改造,连锁助老家庭227家,停业、取缔了30家黑养老机构。这是记者在28日召开的哈市社会办养老机构升级改造工作总结表彰会上获悉的。
哈市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已发展到450多家,床位达1.2万多张,是公办养老机构数的90多倍,有效缓解了养老服务供不应求的压力。但这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如功能设施不尽完备;主城区270家小型养老机构没能取得《设置证书》,属“无照经营”;一些养老机构管理不规范、从业者素质不高、服务质量较低,滋生许多矛盾和问题,社会反响十分强烈。
2010年以来,哈市将连锁整合小型养老机构列入了哈尔滨市政府惠民行动项目,他们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措施牵动,为启动实施升级改造工作,哈市财政安排1000万升级改造资金,并把任务分解到各个区;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探索创新,在社会养老机构中开展了连锁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发动9家养老服务管理机构将227家社会办小型养老机构纳入连锁管理,对20个助老家庭(连锁改造后的社会办小型养老机构)实施了精品化改造,在30个有执照的社会办养老机构中开展了标准化升级;与此同时,对具备资质条件的办理了《设置证书》,对30家条件特别差的,依法予以取缔。目前,哈市社会办养老机构无序发展、低水平建设的局面基本得到扭转,脏乱差的黑养老机构已经成为历史,社会办养老机构实现脱胎换骨走上标准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轨道。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