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0日讯 日前,56岁的巴彦县抑郁症患者魏女士为了寻死,将一根长10厘米的钢钉敲入自己的头中,医生抢救及时才保住了她的性命。心理医生认为,如果不及时治好魏女士的抑郁症,她还会再次寻死。随着抑郁症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安全监护亟待重视。
昨天,记者来到哈医大二院神经外科一病房看到,魏女士头上缠着厚厚的纱布,进行手术后现已脱离危险,但左侧肢体目前还未完全恢复知觉。魏女士家人介绍,魏女士患有抑郁症多年,一直有轻生的念头,今年已自杀过4次。前阵子,魏女士听同村老人说用钉子打入脑仁就能死,于是她开始蓄谋。10月29日14时,魏女士在家中找出了一根10厘米长的生锈钢钉,坐在梳妆台前,左手拿钉右手拿锤,朝头部正中猛击下去。家人回家后看到倒在血泊中的魏女士,顿时乱了阵脚,由于伤势严重,当地医院无法医治,家人将魏女士转送到哈医大二院。
哈医大二院神经外科四病房主任叶伟教授检查发现,钉子紧贴头部最大的静脉血管,进入其头部10厘米深处,由于异物已在头颅内存留3天,造成魏女士左侧肢体失去知觉,必须进行手术治疗,所幸手术十分成功。叶伟教授认为,虽然魏女士保住了性命,但抑郁症一天不除,魏女士随时都可能因轻生而丧命。
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医院心理门诊发现,由于工作压力加大、人际关系复杂、夫妻矛盾处理不当等社会因素,现在患抑郁症的患者越来越多,大多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女性偏多,轻生寻死成为抑郁症患者不可避免的“通病”。哈医大二院心理门诊张文艺教授认为,目前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1%,且15%的重症抑郁患者有自杀倾向。杜绝悲剧发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及时治疗。对有抑郁症倾向的患者,应该做到早发现、及时治,家属应积极对患者轻生行为加以干预。医生提醒市民,抑郁情绪每个人都有,但心中的郁闷,如果长期无法发泄,淤积在心中过久就会生病。因此,市民要学会自我解压,给自己找个“出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