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我省加快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为文化繁荣与发展提供保障
2011-11-20 09:10:4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夏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1月20日讯 近年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队伍规模日益壮大、门类基本齐全、结构较为合理、素质不断提高,为全省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人才保障。截至2010年末,全省宣传文化领域人才达11.9万余人(不包括高校)。一大批民营文化企业人才和民间文化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和民间文化活动的开展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人才年龄结构较为合理,老中青比例适当,形成较好的梯次发展态势,队伍基本素质较好,大专以上学历者占队伍总数的71.1%,近一半人员为管理或专业科技、技能岗位人员,获得国务院津贴的254人,获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161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8人,省级优秀青年专家120人。

  重点突出

  构筑文化产业人才高地

  2007年,参照中宣部开展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的做法,我省组织开展了全省宣传文化领域“六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对选拔出来优秀人才重点培养,引领了文化人才争先创优,促进了队伍建设在结构、梯次、门类上更趋合理。省京剧院名家邢美珠、龙江剧名家白淑贤、版画家陈玉平等文化名家积极收徒并传授“绝活儿”,一些徒弟已经崭露头角,高端人才队伍迸发了新的活力。目前,确定的全省宣传文化领域“六个一批”人才共174人。

  据介绍,今年省委宣传部对“六个一批”人才申报的29个项目立项资助35万元。五年来,各地各单位重点扶持和资助“六个一批”等领军人才担纲的重大项目多达300多个。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各门类人才在业界最高荣誉评比中表现不俗,仅2010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或荣誉称号的人员达1163人次。

  但与全国相比,我省高端和拔尖人才仍相对匮乏。高中初级人才的比例约为15:28:57,高端人才少,在全国影响力突出、知名度极高的领军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目前拔尖人才整体老化,中青年拔尖人才群体建设滞后,人才流失严重。为了培养和留住高端人才,我省将突出做好全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六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黑龙江文化名家工程”,并不断加强理论、新闻、出版、文艺领域拔尖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计划到2015年,选拔“六个一批”人才240名,力争有15~20名进入全国“四个一批”人才行列,并扶持“黑龙江文化名家”120名,力争5~10名进入全国文化名家行列。

  固本强基

  让基层文化人才大显身手

  佳木斯富锦市砚山镇福祥村的文化带头人胡娜,带领周边村屯的妇女绣十字绣“打发营生”,胡娜组织了1200余名农村妇女,把十字绣发展成了产业,年产值达600余万元,在丰富了文化生活的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的步伐。

  在基层,像胡娜这样的文化带头人并不多。近年来,为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省建成了851个新型乡镇文化站,722个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2000余个村文化室,7525个农家书屋。随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所承担的职责也越来越大、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力量仍然薄弱,编制不足,人员较少,许多基层宣传干部身兼多职,落实日渐繁重的宣传文化工作任务更是难上加难。

  为充实基层工作力量,我省将引入招考、选调等方式,配齐配强县级宣传部门和文化单位工作人员、乡镇宣传委员和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并充实街道和村(社区)的文化工作人员。对专业文艺院团改革中分流的演艺人员,具备条件的将由县群艺馆、文化馆聘用后安排到乡镇、社区做文艺辅导员、文化指导员。培养和扶持民间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以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等业余队伍建设。此外,我省还鼓励城乡社区发展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以及其他有一定专长的热心宣传文化工作的人员为义务宣传文化员或志愿者,使文化志愿者队伍在基层生根开花。

  呼唤领头羊

  多措并举加快紧缺人才积聚吸纳

  今年,第七届深圳文博会黑龙江文化产业展签约金额超过150亿元,第22届哈洽会文化旅游产业展签约金额近60亿元,第六届龙江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会成交金额突破1700万元。各类文化会展平台,扩大了我省文化影响力,促进了文化经济效益的大幅增加。同时,随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新媒体新业态不断扩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越来越紧密,对媒体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出版、网络技术、文化创意、文化运营等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而迫切,原有的文化队伍已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充实和培育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已迫在眉睫。

  为此,我省发挥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文化企业事业单位的主体作用,推动传统文化企事业单位转型与扩容,加快新媒体、新业态的开发与建设。目前,全省共有有线数字电视用户702万户,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5425家,网络文化服务单位197家,平房动漫产业基地入驻企业258家,东北网手机报和邮件报用户突破40万户,省电视台龙视传媒移动终端达到2600部……各种文化新业态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用蒸蒸日上的文化事业吸引和聚集人才。

  此外,我省还将编制人才需求目录,发布宣传文化急需和紧缺人才条件与数量,通过人才市场配置和招纳数字出版、游戏动漫、版权保护、网络信息服务、文化企业管理、市场开发营销、资本运作、国际文化贸易、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广播影视制播技术等各类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