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3日讯 日前报道了哈尔滨市中医街8车被砸一事。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此事,当有过类似经历的车主和担心被砸的车主,谈及“昨晚在楼下停车,车窗被砸,财物被盗”时,大家期待类似事件不再重复。如果说街边停车出了一道安全保障的题目,市民希望这道题目能够有相关部门来破解。
车窗被砸,“不应该”何以变成“见怪不怪”
昨早6时许,记者再次来到道里区中医街97号至103号红星广场北侧,这是18日凌晨8辆汽车车窗被砸的案发地,长约50米的人行道边仅有8辆车停放过夜。居民李阿姨说,谁不怕呀?换个远一些的地方停,也许能图个安生。
近几年,在我市频发的砸车窗盗窃案件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麻烦。去年冬,市民王先生将保时捷卡宴停到南岗区马端街。结果,车后排座边的一块三角玻璃被砸碎,虽然只丢了一件工作服,但这块车玻璃花了4000元钱、等了一个月才配上。
无独有偶。在中医街“8车被砸案”发生的第二天,香坊区文政新区院内又发生6辆车车窗被砸案件。包括1辆丰田霸道、1辆大众途观和2辆奥迪。据途观车主王先生介绍,这辆车刚买一个月,仅行驶800公里,“开着没有后窗的新车,兜着冷风去修配厂时,心里别提多憋气了!”
采访中,很多车主对停车被砸已经“见怪不怪”了。网友“三人行”昨天在黑龙江某车友会上表示,自己的“标志307”已经被砸三次了,一次被偷一万多,另两次没损失,但花钱换的玻璃。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表示,都习以为常了。
停车屡屡被砸、财物被盗,这些都不应是一个平安社会该有的现象,而当这些“不应该”变成“司空见惯”时,市民除了“财物损失”外,安全感也随之降低。
“车窗被砸,虽然不是什么大案件,但给车主生活带来的影响不小。”市民谷先生介绍,去年单位举办合唱,可在活动头一天晚上,车窗被砸,统一着装被偷,结果第二天只能“尴尬”上台。
此事发生后,谷先生落了个“后遗症”,每天回家停车总担心车辆安全,一有时间就下楼看看车。
汽车保有量增加,让停车安全问题不再是小事
“房子、车子、票子,对于逐渐富裕后的人们,三者是家中最重要的财产。可是晚上放在外面的汽车谁能给它一份安全呢?”采访中,市民提出这样的疑问。据了解,目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约60万辆。截至9月末,居民家庭百户拥有家用汽车9.9辆。过去跟很多人没有关系的车辆安全问题,如今成了人人都关心的大问题。目前我市能供车辆停放的泊位只有12万个,由于车多、库少,有八成左右机动车需要露天停放在小区、路边。
据报载,今年初,我市斥资近亿元购置了500辆公安巡逻车,闪烁的警灯给了市民极大的安全感。而此前的天眼工程更是让城市的各个角落变得“透明”,一批案犯在天眼之下现出原形。但市民没想到,派出所近在咫尺,被砸车辆上方就有监控探头,仍然会有犯罪分子能够躲避的盲点。
市民认为,巡逻治安、确保一方百姓平安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所在。但近期街头警灯不知何故渐渐减少,随之而来的是砸车案件高发等事件。
市民还作出了种种假设:如果砸车案件发生时,附近就有巡视的警车;如果砸车贼在对车辆施以“黑手”时,天眼终端能直接有人值班发现;如果砸车贼作案后,警方能根据天眼照下的贼影很快将其抓住……如果我市社会治安管理体系始终处于高压态势,那么,砸车盗窃就不会如此猖狂。
砸车盗窃并非大案,却关系着数以万计的居民家庭,给被害人带来的不安全感要远远大于一块玻璃的价值。既然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了私家车主,停在路边的车辆的安全就给有关部门出了一道考题,有关部门需要就此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针对中医街“8车被砸案件”道里警方向全市发布预警信息
18日,道里区中医街8车被砸案件引起道里公安分局高度重视。昨天,专案组向本报介绍了案情进展情况。
刑侦一大队大队长黄振涛介绍,接到报案后,专案组对案发现场进行调查走访,调取了现场周边的多处监控录像,同时部署警力在案发现场周边进行了布控。为了扩大线索,专案组还调取了近期类似案件,进行并案侦查。昨天,道里警方向全市公安系统内部发布了预警信息。
经过调查,警方初步判断该案是一起以侵财为目的的砸车预谋盗窃车内财物案件,通过案发现场周边的有效监控录像,已确定犯罪嫌疑人为就地取材、随机选择目标进行作案。
黄振涛说,尽管砸车案件具有流动性强、侦破难的特点,但道里警方将下大力度全力侦破此案。
19日,文政新区又有6车被砸
继18日道里区中医街发生8车被砸案件后,19日一晚,在香坊区文政新区内又有6车被砸。目前,香坊警方正在全力侦查中。
据文政派出所副所长田恒介绍,当天早上,派出所接到居民报案后,立即赶到现场。发现1台丰田霸道、1台大众途观、两台奥迪和另外两台轿车的车窗被砸,其中两台被砸车辆已经离开现场,自行对车窗进行维修。
经查,在被砸车辆内均有物品丢失,应为以侵财为目地的连续砸车案件。目前,香坊警方正对该案展开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