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1月25日讯 哈尔滨市民孙敏在北京谋职数年后,又重新回到自己居住的哈南谋求发展。近日,记者在哈尔滨谷实种猪繁育有限公司见到了担任行政助理的孙敏,她感慨地说,“哈南”的快速发展给自己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真该早点回来。
像孙敏一样,许多求职者都在哈南工业新城找到施展才能的空间。为加快推进市委“南拓”战略,进一步调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超越自我、创业成才的积极性,平房区针对哈南工业新城开发建设过程中大量征地拆迁农户涌入城区、城市失业人数急剧增加的实际,采取措施努力破解创业就业难题。通过加强与企业对接、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了“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2011年,哈尔滨市给“哈南”下达的新增就业任务指标为2000个,截至目前,哈南工业新城已完成新增就业25000人,占到全市总份额的1/5。
“让高端人才有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中端人才幸福地工作、让普通劳动者有尊严的劳作,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劳动者都有工作,这是我们对‘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的理解。”平房区副区长牟宏峰说。全市“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启动以来,平房区制定了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责任指标推进考评机制,对活动目标和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突出发挥党建工作优势,充分发挥党群温馨小组作用,对城市下岗失业人员、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征地拆迁村民实行层层创业就业包保。还采取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创业就业服务站,方便群众创业就业等有效措施。
随着“南拓”战略的深入实施,动漫基地、工业园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平房区特色产业和大项目建设在人才创业和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区制定了《哈南新城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为高层次人才到平房区创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优厚的物质条件;出台了《平房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优惠待遇。法国空客、通用汽车、美国约翰迪尔农机等国际知名企业、省动漫基地等一批高科技、创新企业的落户和发展,都有力推动了哈南人才的创业就业。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征地拆迁农民创业,可按城市居民待遇享受城镇小额担保贷款等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就业培训基地、职高数控、焊接、钳工专业技能培训班等针对失地农民开展的技能培训,也效果斐然。现年36岁的小周是哈南工业新城建设中失地的农民,征地拆迁后,他一下子没了经济来源。因为没学历、没技术,小周多次应聘都失败了,但是在就业局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小周参加了技术培训,已学习半年多,日前已被一家企业成功接收,进行带薪实习。“当时工作人员让我来培训我还有些犹豫,总怕花费这么长时间培训还不如随便干点啥,没想到刚半年我就赚钱了,等以后我学成了,工资还会更高。”说这话时小周很开心。
“哈南”在创业就业工作中开创了独有的“哈南模式”,即将就业服务工作贯穿于整个就业创业的全链条中,从最初的观念培训到技能培训、岗位对接,再到就业后的维权,“哈南”的就业服务已深入到就业工作的每个环节中。平房区把常年培训作为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重要一环,坚持政府指导、个人自学、企业组织、社会参与相结合,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再就业培训,使下岗职工提高了再就业的技能。
平房区始终把党建工作与“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相结合。针对征地拆迁后农民居住地点发生变化的实际,全区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了“双走访”活动,及时了解进城农民的生活情况和就业需求,采取为失业群众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创办哈南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绿化公司,组建农民建筑队、开展创业就业培训班,搭建入驻企业吸纳群众就业平台等有效手段促进创业就业。年内新创办各类企业近800余家,带动群众就业250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1.5%以下,在全市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