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市获国际老年友好城市 大兴孝亲敬老之风
2011-11-29 08:49:17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于淼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11月29日讯 世界卫生组织为鹤城颁发“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的荣誉奖牌,让齐齐哈尔市成为世界上第15个、国内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这让世界认识了齐齐哈尔市,也让570万鹤城人为之振奋。在这荣誉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齐齐哈尔市老龄工作者又为此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为此,记者采访了市老龄委办公室主任邵洪哲。

  记者:世界卫生组织、全国老龄委对“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的评选都从哪些方面认定?具体又有哪些要求?

  邵洪哲:创建“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之初,齐齐哈尔市下发了《齐齐哈尔市创建“老年友好型城市”(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就明确创建目标和具体标准,让全市以此标准进行创建。

  具体标准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健全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增强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发展公共文化体育事业、保障公共安全、美化城市环境、保障措施有力等8个大方面进行了细化。齐齐哈尔市又将这8个大方面的具体标准分解成1000分,具体分工至齐齐哈尔市各委办局,落实到人。

  记者:齐齐哈尔市自2009年被列为“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试点城市以来,围绕倡导“老年友好”理念,打造“孝亲敬老之城”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取得了哪些效果?

  邵洪哲:齐齐哈尔市能够获此殊荣,这与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重视密不可分。齐齐哈尔市专门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22个委办局“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建“全国老年友好型城市”领导小组,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各县(市)区领导及涉老部门领导共同努力,责成老龄办建立机制,落实责任,采取措施推动试点工作稳妥开展。全市老龄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老龄工作人员,本着“俯首称卧拜诸神,不为自己为老人”的精神,默默地奉献着。

  “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创建过程中,齐齐哈尔市社会各界参与其中。齐齐哈尔市老龄工作成员单位由21个增加到29个,发挥老龄委成员单位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老龄格局。开展了百万职工敬老、青春助老“鸟还巢”、七色玫瑰敬老等活动,让全社会参与其中。

  同时,在全市营造了“孝亲敬老”之风,老年人得到了全民关怀。全市全体市民都加入到爱老、敬老、助老行业之中,每逢“母亲节”、“父亲节”、“老年节”,在全市都形成了浓厚的爱老氛围,在全社会大兴情系老龄、孝行鹤城之风。应该说,这项殊荣是齐齐哈尔人民创造的,它对于齐齐哈尔市走向世界、拉动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中国应对老龄化将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记者:齐齐哈尔市成为我国13个“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试点单位中,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齐齐哈尔市拥有哪些优势?

  邵洪哲:齐齐哈尔市能够成为13座城市中唯一通过批准的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齐齐哈尔市全年空气指数优良,为老年人创造了优良的生活环境;全市没有一座过街天桥,无障碍通道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出行;在齐齐哈尔市,老年公寓大多建立在社区;城市视野开阔,500米内就有公园,为老年人提供了众多的活动场所。

  最重要的一点,齐齐哈尔市对于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非常关注,从为老服务、设施建设、活动场所建设、乘车旅游等众多方面,都为老人提供了便利,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老年人幸福指数高。

  记者:荣誉已经取得,今后齐齐哈尔市如何进一步提高“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水平,让全市人民更加长寿,生活更加美好,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这座城市孝亲敬老的文化传承下去?

  邵洪哲:下一步,齐齐哈尔市将加大提高“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水平,进一步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重视,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到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中来。要夯实基础,精心筹划,真抓实干,把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与齐齐哈尔市开展的宜居城市建设、文明城市建设、无障碍设施建设、城市综合治理等城市建设项目相结合,与齐齐哈尔市开展的“孝亲敬老之城”活动相结合,不断完善指标评估体系,丰富创建工作内容,提高创建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广大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