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9日讯 伊春市把“林都先锋工程”作为第三次创业的新动力,全市各级党组织在“抓产业、上项目、快发展”上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继承弘扬马永顺精神,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加快兴市富民的步伐。
伊春林区开发建设60多年来,已先后经历了两次创业的过程。第一次创业发端于国有林区的开发建设,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为国家贡献木材,服务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第二次创业发端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主要任务是摆脱“两危”困境,从分散突围、结构调整开始,直到确立了“生态立市”和“产业兴市”战略,推进经济转型。今年,国家天保二期工程、《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开始实施,争取到了大量的政策。这就标志着伊春市第三次创业已全面开启。
伊春市将通过第三次创业,把森林经营的概念做大,把森林管护、森林抚育的措施抓实,把林区产业发展起来、城镇化建设搞起来、林区职工转移出来,从根本上解决养林与养人、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矛盾冲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破坏,使伊春在加快转型发展中,续写生态文明新篇章。在森林经营方面,充分用好天保二期和国家转型政策,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创新森林管护、森林抚育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和经营好森林资源,全面提高森林产出效益,闯出一条解决养林与养人矛盾、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新路子;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整合资源,放大优势,变“零散”为“集中”,变“粗放”为“集约”,变“无序”为“有序”,变“初级”为“高端”,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集群优势明显的、成规模成气候的、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蓝莓产业基地、食用菌产业基地、北药产业基地、山野菜生产加工基地、野生动物人工驯养基地、冷水鱼驯化繁育基地;在加快现代化旅游城市建设方面,借助棚户区改造,腾空土地,植入旅游元素,做活做大旅游度假地产的文章,带动伊春旅游业和城市快速发展,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在全市基本形成比较发达的现代林区产业体系,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保护体系,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比较齐全的社会服务体系。全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赶超全省平均水平,把伊春建成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产业示范区、国家碳权交易试点区、国际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实现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生活富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