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2月2日讯 为保证新一轮村“两委”班子接好事业棒,跑好接力赛,新任职村干部知职责、入角色,让村里工作保持连续性,佳木斯市利用远程教育网络,采取视频直播互动、乡村终端站点同步收听收看等方式,组织开展网上培训班,实现新任村干部培训全覆盖。
11月16日上午8时许,室外气温零下十几摄氏度。市郊区万庆、红升、长胜三个村24名新一届村干部赶往万庆村终端站点,路上他们兴奋不已地说:“刚当上村干部,正愁没经验,今天市里就来了专家,教我们怎么干,太及时了。”
5个、10个、100个、300个……投影仪上显示的省远程教育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佳木斯村两委培训”登陆的终端站点数量不断增多,最后锁定在545个。全市908个村8000多名村干部一个不落儿地全部参加了培训。
2008年以来,佳木斯市经过三年的努力,建成了覆盖全部行政村的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村干部不出村就能参加培训搭建了平台,彻底解决了以往因居住分散、集中培训无场地、轮训误农时等客观原因,只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培训,忽视“两委”其它成员培训,培训面过窄的难题。
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是“两委”培训开班第一课。在谈到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时,一些村干部表示农村没人才,队伍难建设。佳木斯市委党校教授梁力贤随即谈起桦南县永兴村农民老马(马广福)走上央视春晚、走上“星光大道”领奖台的故事,打消了村干部的畏难情绪。长胜村党支部书记张顺义说:“村官们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教授不讲高深的,不讲虚的,大家听的明白,心里亮堂儿。”
这次培训,佳木斯市打破常规,不请教授请“草根”,让“村官”客串登台讲课,一语中的点破村务建设中“病根”。
“村支书既不在编、也不在册,算不上什么大官,但身处基层,面对群众,有带领农民致富的责任和使命,在老百姓的心中就是大官。”红丰村党支部书记李春阳在讲台上说:“咱老百姓做事要看到了实效才会去做,没有甜头,你说出花儿来也没人信。所以,‘两委’把农民领对了路,还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群众才会认可你。”
“办事公道,村民不闹”。红丰村村委会主任徐景波在授课时说:“在农村,群众最气的是大吃大喝的‘馋’干部,最烦的是无所作为的‘懒’干部,最怨的是见钱就捞的‘贪’干部,最恨的是只顾家族利益的‘私’干部。当一名合格的村干部,就要从农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做到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两位“村官”语言虽显笨拙,但说农村话、摆百姓事,村里的具体问题个个说在点子上,句句叨在“根”上,让其他村干部听得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