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龙江经贸发展十年回眸——开放促发展融身大舞台
2011-12-10 10:19:4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曲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2月10日讯 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

  入世,对中国的每一个地区来说,都是一次拥抱世界、融入世界的机遇。

  黑龙江紧紧抓住了这一机遇。来自省商务厅的信息表明:十年间,我省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33.8亿美元,突破100亿美元、200亿美元、300亿美元……增长了10多倍;利用外资、吸收省外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外承包合作均翻倍乃至十倍、二十几倍增长。置身开放的全球格局,黑龙江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一条充满活力的巨龙在逐步与世界接轨中舞动得风生水起。

  零售业多足鼎立市场体系完善

  零售业的开放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入世十年,我省商贸流通在竞争中发展,市场分销体系日臻完善。

  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大润发来了……国美电器、苏宁电器、联华超市、大商集团、北京华联、三联家电、北京燕莎……也来了。这些外埠商业企业与中央红、松雷股份、联强商业、庆客隆、人和商业等省内商贸企业共同构成了我省中心城市零售业骨干销售网络,并逐步向二三线城市延伸。

  十年来,全省消费市场持续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2.6万亿元,2011年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0亿元,是2001年的3.8倍。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01年的34.7%上升到2011年的40%。流通业已经成为全省税收的重要来源,2010年流通领域实现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三项税收总额153.1亿元,税收贡献率接近13%。流通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截至2011年,流通领域从业人员达到351.1万人,占全省就业总人口的比重为18.7%。

  开放型经济整体升位量质齐飞跃

  十年前,全省进出口总额仅有33.8亿美元。今年预计达到370亿美元,十年增长了10多倍。2011年,外贸进出口对税收的贡献超过20%,全省外贸依存度由十年前的7.8%上升到2011年的20%。对俄经贸合作取得新突破。十年间,对俄贸易额累计实现740亿美元,年均增长40%以上,成为拉动全省对外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

  这一增长,并不仅仅是“量”的累积,更是“质”的飞跃。哈电站集团、东宁吉信、哈飞、哈药等进出口骨干企业为代表的外贸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已经超过30%,扭转了初级产品主导外贸出口的局面,哈飞汽车由2000年的零出口,到目前已经累计出口20多万辆。入世十年,与全省建立经贸往来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06个,贸易额超过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达到38个。边境贸易迅速发展。十年间,累计达到361亿美元,占十年间全省对俄进出口的50%,19个边境市县地区生产总值增幅比全省高0.8个百分点。


 

  走出去引进来世界聚焦龙江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黑龙江向世界敞开了宽广的胸怀,成为外来投资创业的乐土。

  十年,全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00.8亿美元,年均增长14%,今年实际利用外资预计达到32亿美元,是2001年的3.7倍;全省累计吸收省外投资总额5957.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37.1%,2011年吸收省外资金预计达到1700亿元人民币,是2001年的23.4倍。十年,全省累计吸引外来资金折合人民币累计8000多亿元,占固定资产投入的四分之一,已有3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省投资了52个项目。

  全省对外承包劳务合作总额十年累计完成57.1亿美元,由2001年的1.6亿美元发展到2011年的11.2亿美元。利用我省地缘、语言优势,向俄、日、韩等国累计派出劳务7.5万人左右,规模居全国前列。对外投资快速发展,直接境外投资累计达18.2亿美元。对外投资方向由最初的以发展中国家为主逐步向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美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拓展,分布在36个国家和地区。

  每年的六月,世界聚焦龙江,哈洽会成为我省对接世界的重要平台。十年来,累计有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国外客商参会,商品贸易成交额累计达910.3亿美元。

  产业聚集园区成发展新引擎

  入世十年,园区产业集聚度大幅提升,全方位的口岸体系逐步形成。

  目前,全省共有经国务院、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地、市、县批准的各类工业园区178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0家,省级开发区25家,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的工业示范基地33家,经有关部门、地、市、县批准的各类工业园区110家。全省开发区用不足全省万分之五的土地面积,千分之1.4的人口,百分之1.5的建设用地,在2010年创造了占全省16%的GDP,24%的工业增加值,13%的财政收入,39%的进出口额,吸引了30%的实际外商投资,创造了74万人的就业岗位。

  全省形成了境内、跨境、境外园区和产业基地相结合的口岸发展支撑体系。建设了以俄能源、原材料为重点的境内产业园区和以对俄出口为重点的工业生产加工基地产业基地。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牵动作用日益突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后,各项建设全面展开,将成为带动全省对俄经贸合作加快发展的引擎,成为全国对俄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沿边开放的示范区。


 

  在世界贸易风云突变中历练成长

  针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进行反倾销调查并胜诉;积极应对欧盟对我省销往欧洲市场的冷冻草莓开展反倾销调查并胜诉……

  遵循和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产业安全、优化市场环境。黑龙江在世界贸易风云突变中锤炼了筋骨。

  经过十年的努力,遵守国际贸易规则、按国际规则办事的观念逐步正在深入人心,各级政府在出台新政策、新规定时也注意程序的公开透明,注意与国际规则一致,这为今后长期坚持改革开放提供了保障、优化了环境。

  入世带来了经济理念的变革,在逐步完善对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的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对外经济合作与贸易的行列。2011年有业绩的民营出口企业达1923户,占所有企业总数的80%以上。民营企业出口额已超过国有和外资企业,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0%以上,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