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走基层】大山里的“夫妻警务室”
2011-12-15 14:48:27 来源:东北网  作者:岳云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老乔正在办理业务。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东北网12月15日讯 题:大山里的“夫妻警务室”

  记者 岳云雪

  侦破大案、捣毁团伙、千里追逃……说起人民警察,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这些工作。但那些工作在偏远山区的民警,也许一辈子都碰不上一回这样的“大任务”。他们每天面对的是绵延的大山和朴实的百姓,为当地父老乡亲服务是他们的头等大事。近日,记者来到伊春市美溪区碧仓库警务室,感受山区派出所民警的苦与乐。

  伊春市美溪区位于小兴安岭南麓,距离伊春市区东南20.5公里处。冬日里的伊春到处白雪皑皑,去往碧仓库警务室的山路更是蜿蜒曲折,松柏上落着厚厚的积雪,60公里的山路,驱车竟然走了近2个小时。一路颠簸之后,车停在一个被粉刷一新的“山上警务室”前,民警乔凤义和他的爱人刘艳荣把记者迎进了门。

买不到青菜,老乔一家只能吃这样的冻菜,但他从来不觉得苦。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摄

  进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办公桌,上面摆着人口管理簿、治安防范簿、森林防火簿。在办公桌的旁边便是腌制酸菜的一口大缸。和外面的寒冷相比,警务室的大火墙可显得温暖无比。“暖和吧,所有来这办事的村民都第一时间摸摸这大火墙,好驱散一路走来的寒冷。”刘艳荣乐呵呵地说。

  乔凤义告诉记者,美溪林业局下属6个林场、8个经营所,林业施业区面积2251平方公里,人口近万人,其中仅有大西林林场和五道库经营所辖区设立了派出所,其他12个林场既无派出所也无警务室。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个派出所民警大多在林场居住,每个场所都有民警驻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天然保护工程的实施,部分林场所居民陆续搬迁到山下,山上民警也大部分下山安了家。以往由一名民警包一个林场所,也增加到一个民警包两三个林场所,山上居民一年很难见到包街民警。山上群众报警难、求助难、办事难、缺乏安全感。


民警乔凤义在闲暇时帮助妻子刘艳荣做家务。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 摄

  为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切实抓好山上林场所的治安管理和居民的日常服务,乔凤义响应伊春市公安局美溪分局警务前移工作的号召,2008年,年过半百的他和妻子一起搬进了这个设立在大山深处的警务室。

  老乔服务的碧仓库经营所虽然现在只有37户116人,但是最远的桦皮羌子林场距离警务室30公里。夏天里,摩托车是老乔走街串巷的老朋友;冬天到了,老乔常常搭乘拉木材的车到老百姓家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老乔讲,这冬天的山路上几乎没人走动,山路被大雪覆盖,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像这样孤单的在路上对于老乔来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乔凤义告诉记者,每隔几天,他都要到碧仓库经营所转悠转悠。警务室到美溪60公里的路,每次老乔下山从来不空手,大到帮村民办理户口本、身份证、驾驶证,小到帮着购买生活用品,汇款。

这样的巡视,老乔每天要走好几趟。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 摄

  不管老乔走到哪里,迎来的都是村民亲切的笑脸和热情的招呼。“不管分内的还是分外的,都把它当成分内的。小事当成大事管,大事当成自己的事管。”这是老乔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提起丈夫,刘艳荣又爱又恨。刚跟老乔来到山上时刘艳荣很不适应,山上就这么几十户人家,到了夜晚安静的叫人害怕。由于山上人少,很多服务设施都没有,连吃青菜都要到山下的美溪区去买。“老乔身体不好,为了能让他吃上蔬菜,我跟周围的村民学会了种菜。夏天自己种着吃,到了冬,就吃些冻青菜,还有就是土豆、白菜了。洗澡是我最不敢想的事,自从和老乔一起来到山上洗澡都是屈指可数的,夏天还好办些,到了冬天真是难熬啊,上次去区里洗澡已经是2个月前的事了。”刘艳荣眼含泪花。

  这几年碧仓库经营所治安状况一直不错,经国家统计局伊春调查队入户抽样调查,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碧仓库警务室群众满意率均为100%,对此老乔感到很欣慰。

  “两口人一间房,没昼没夜巡查忙”,这是当地村民挂在嘴边的一句顺口溜。大山深处的“夫妻警务室”为保障这37户群众的安全默默地奉献着。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