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疯狂打折背后商家咋“挣银子”现象揭秘商场员工
2011-12-18 06:02:48 来源:生活报  作者:丁燕 王晓晨 薛宏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2月18日讯 从11月份开始,在某商场管理部门工作的张玲(化名)每天忙碌到深夜,没休过一个周末。“这段时间是商场的销售旺季,尤其赶上圣诞、元旦、店庆,促销活动不断。”张玲说,今年各大商场比着办活动,常规节日加上店庆、自己造节,节日一个挨一个,促销活动比往年都频繁。

  张玲说,圣诞节、元旦、春节、“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五一”、“六一”、“十一”、情人节……都是商场促销不能错过的时机。近两年,一些商家还在尝试感恩节、七夕节、男人节等促销活动,大大小小的节日加起来每个商场一年至少要过上十几个。纵观哈市商场,大大小小的节日促销活’动几乎贯穿了12个月,仅刚刚过去的11月,哈尔滨至少有6家商场都推出了促销活动,购物“血拼”和“抢占”消费者的“硝烟”弥漫。

  “促销促销,不促不销。但是促销得有个由头,不然会使消费者感觉是在忽悠。”曾在哈市一家大型商场市场部工作的李波(化名)说,节日通常都是商家促销的最好由头,但是如果没有节日,商家就只能造节了。比如每年春秋两季是化妆品换季时期,推出“化妆品节”;四五月份后婚庆高峰,推出“珠宝节”;冬季销售旺季,除了店庆有的还会推出“购物狂欢节”。李波说,商家造节都在旺季,淡季购买力差是不会造节的。推出这些节日除了抢人气,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培养消费习惯,比如每年两季的“化妆品节”,很多顾客就养成了囤积化妆品的习惯。

网络商城:讨巧造节1分钟进账300余万

  实体商城促销活动如火如荼,赚足人气和银子,网络商城也不甘示弱。2010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推出“光棍节,全场五折,全国包邮”活动,单日淘宝商城交易额达9.36亿,每秒超过2万元交易。2011年11月11日是“六一相连”的“世纪光棍节”,淘宝商城当天就实现33.6亿支付宝交易额,是去年同一天的4倍。而淘宝网、淘宝商城“支付宝”交易总额突破了52亿,这个数字超过购物天堂香港6天的零售总额。京东商城当天的订单量超过40万单,同比增长超过290%。拍拍网促销5天的销售额共计突破7.18亿元,同比增幅超过300%。

  此后,尝到甜头的淘宝又推出“双十二全场五折包邮”优惠活动,“双十二”同样也成为一个讨巧的促销日。据淘宝对外公布的销售数据显示:当天24小时里淘宝交易额达到43.8亿元,平均1分钟进账300余万元,刷新了淘宝单日交易纪录。

  针对淘宝网力推的“双十二”促销活动,当当网推出"12月12日-12月15日直降四天”的抢购;12月12日至12月16日期间,QQ网购也推出了“满199送300"的全站让利大促销。


大品牌做饵:诱消费者争相抢购

  “昨天我在xx商场逛,上次你看好的那件1798元的毛衫现在正参加活动,我有那家商场的贵宾卡,还有返券,我算了才七折多一点儿。”听到闺蜜“小喇叭”的通告;白领李玲火速让女友陪自己赶到商场,可是却被告知那款商品已经卖断货了。两个月前就看好了那件毛衫的李玲失望极了,这时服务员不失时机地向李玲介绍了一款款式相似的毛衫,结果李玲买下了,又用返券买了双1599元的皮毛一体的靴子。

  李玲的经历,大多数爱美女士都经历过。张先生在哈市商圈里摸爬滚打了近二十年,现在他在南岗区一家大型商场做商管部经理。他坦言,李玲抢不到心仪的货物在大商场搞活动中实属正常,大品牌在促销战中,本来就是做诱饵的。他介绍说,哈市的几大百货商场大都是供应商租赁柜台、商场出租店面,以扣点的形式牟利。道里、南岗商圈,品牌重叠情况严重,相互之间的竞争已十分激烈。以前搞促销,一些大品牌拿的利润较高,所以,商场往往不希望他们参加。这两年为了吸引顾客,各商场不得不摊薄自己的利润,比如鞋帽、服装等商品进店销售,各大商场大多提25--28个点,但搞活动时,商场会和供应商协商,各自拿出一部分利润,让利于消费者。对于一些大的品牌,商场的扣点甚至会降到10个点左右,有些竞争力不强的商场,甚至会取消折扣点,为的就是利用某个品牌来吸引人气。当然,商家也不会干赔本的事,一般只会允许商家拿出几款样子做诱饵,一定是限量的,这确实让一部分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但获利更大的当然是商家。这样一来,商场的促销可以在消费者中形成好的口碑,更重要的是能形成争相抢购的销售局面,给商场带来旺盛的人流。销售气氛又有传染性,可以让销售额成倍增长,有时活动一天营业额可以超平时一个月。

  顾妍是哈市一家大型商场企划部的工作人员,2000年大学毕业后,她就在商场工作。

  顾妍坦言,活动前期商场是有投入的,所以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来降低商场的损失在商圈中也是有的。供应商大部分是处于弱势的,甚至有的强势商场会用提高折扣点、不及时返供应商货款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润率。但更多的大商场倾向于和店内的业户形成利益捆绑,用“搭便车”的方案来节约活动的成本。比如大商场往往是集购物、餐饮、超市于一体,甚至有些美容院、健身场馆也开进了大商场。所以商场搞活动,消费者购物满不同的额度,就可以获得不同档次的礼物,如超市的赠品,美容院、健身场馆的健身器材、免费的体验卡,这些都是驻店商家免费提供的。

  商场的财务部门曾在搞活动前做过估算,商场可以承受的最低折扣是六五折左右。大商场搞促销时,商场大多是采取折扣和返券相结合的方式来促销,在节日消费旺季,商家更愿多使用返券的手段,比如“满400储240”,其实折扣是六点二五折。实际上这已是商家让利的极限,但消费者在购物时往往无法享到这样的最优惠幅度。商家在进行商品定价时,通常会用尾数定价法(有意定一个与整数有一定差额的价格,多会用98、 99做尾数,以给消费者商品便宜的感觉),而促销时正好反其道而行,大多采用整数关口,给消费者留下返款额度高的感觉。返券能使顾客在店里停留更多时间,间接带来销售额增长。虽然促销中大多数商场都会降低折扣点,但总体的销售额增幅较大,商场的收入还是会增加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对贵宾以“舍”换“得”

  逢年过节,商家对贵宾用户的优惠更大,贵宾客户还有专享的购物特卖会。在网络上,钻石极用户更是每月可享受特价商品的优待。 其实,在业内人士看来,抓住贵宾顾客是各大商家决胜的杀手锏,所以在搞活动时,商家都尽最大努力保证贵宾用户的利益,即使是赔钱也要留住贵客用户成了商家的共识。在商圈里混了多年的老杨坦言,现在,那种耍文字游戏,比如,宣称买一送一,结果要求消费者花上百元,却赠送价值几元的小东西,让用户有上当受骗的感觉的做法商家已越来越少用了。商家争的不只是一时,更是长远的利益,只有对贵宾用户肯“舍”,才会“得”更多,让他们感到了实惠,他们才会觉得贵客卡办得值,才会乐于消费。每张贵宾卡用户的年消费额都要在万元以上才能享受顶极的优惠,其实商家在平时已从他们身上赚足了钱,节日让些利又何妨呢?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