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12月27日讯 12月23日,星期五,下午2时50分,昂昂溪区第三小学53岁的张永平老师如往常一样走上停在教学楼前的校车,与校车司机关瑞一起做校车出行前的例行准备。下午3时10分,第一批放学孩子排队登上这辆核载36人的黑B14008号校车,张永平老师清点人数无误后,与当班教师签好了交接记录,与司机一道送学生回家。
下午3时30左右,张永平老师和司机关师傅平安送完第一批放学孩子后返回学校,开始送第二批学生放学回家。下午3时42分,记者也登上了校车和张永平老师一起送第二批学生回家。
在车上,记者与张永平老师聊了起来。张老师说,这第二批的33名学生都是家住胜和村,距离学校2.5公里,集中在村委会院里上下校车。这些学生是原胜和村小学的学生。2009年,全区教育资源整合时撤并了胜和村小学,学生并到了区第三小学。2010年9月初,区里统一上了校车,从此,她便和司机关瑞师傅成了“搭档”,每天早上6点从家出发到车库取车,6点30分开始接孩子上学,下午4点20送孩子回家,星期五放学时间提前到下午3时10分。由于车辆核载人数的限制,张老师和司机关师傅每天要分3批接送孩子上下学。
张老师告诉记者,不论酷暑还是严寒,她和关师傅都准时平安地接送孩子上下学,已经坚持了三个学期。记者乘车时发现,司机关师傅的车开得非常稳,速度始终控制在每小时40公里左右。车到胜和村村委会院里后,记者采访了关师傅,他说,“开了15年车,感觉开校车责任特别大,压力也很大,所以,要时时刻刻把好方向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昂昂溪区第三小学有学生560多名,其中168名学生乘坐校车,有两台校车每天分5批接送孩子上下学。学校选了两位富有责任心的专职老师随车跟行,老师除了负责上下车的清点人数,还准备了饮用水、塑料袋、干净的替换衣服……
昂昂溪区教科局局长张朝晖告诉记者,2009年,昂区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全区撤并村级小学11所,城市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小学减少为13所,有中小学生6100人,需要通勤的804人。整合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通勤学生每天乘车里程合计达850公里,并且通勤学生以私车、黑车接送为主,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据昂区安监局局长郝吉民介绍,2010年,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政府主导、专人监管、专车接送、市场化运营”的校车管理模式,招投标开通了13辆校车,每年投入校车租赁费用85万元并纳入财政预算,免费接送全区804名中小学生上下学。实施三位一体管理新模式,加强校车安全监管和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发动家长组建“义务安全员”,轮流跟车监督校车承运过程中的交通守法情况。同时,建立通行保障机制,做到“三优一免”。即:校车在途经路线上优先通行,校车经过的道路优先维修,校车经过的道路、桥梁垃圾、冰雪优先清理,交警、交通部门免费对校车驾驶员开展安全培训,定期对校车车辆、司乘人员进行检查,以确保行车安全。另外,建立事故保障机制,运营者为校车每座进行保险,发生事故每座保险理赔金额达到20万元。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车内自护、自救、逃生演练,培养学生安全防范和应急能力。下一步,区政府将增加投入以缓解目前运力不足问题,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以事故为反面教材教育学生和家长,提高其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