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4日讯 元旦三天假期,哈尔滨市民感觉到雾气蒙蒙,空气极不清爽。入冬以来,哈尔滨市降雪极少让整个冰城只见冰景不见雪,加之烟雾天弥漫,冰城呈现出了冬季“灰头土脸”的城市景象。
冰城见冰难见雪
“我是第一次来‘冰城’哈尔滨,在我的印象中,哈尔滨是一片白雪皑皑的美丽景色,但这几天在哈市我却有一种雾蒙蒙、灰土土的感觉,从南向北一路乘坐火车,到哈市就没雪了,景区内虽然有冰雪景观,但街区内看不到一点雪,让街道上的冰景也显得不透亮,感觉不到冰天雪地。”张女士说。
张女士来自重庆,今年元旦她是第一次跟团来到哈市,但在元旦这几天她不仅没能看见哈市飘雪,而且还赶上了烟雾天。和她有一样感觉的还有她的团友徐先生。徐先生告诉记者,前些年他来过几次哈尔滨,哈尔滨给他的印象是银装素裹,但今年1日他到达哈市却发现街头除了一些冰景外几乎看不到雪,“这几天早晨我发现哈市的天还有烟雾出现,这让我觉得哈尔滨好像灰蒙蒙的。”
逆温天气是主因
根据哈市环保局空气质量日报,元旦节日期间哈尔滨部分区域都显示空气轻微污染。
根据哈尔滨9个空气质量检测点监测的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指数数据,1月1日~2日的监测显示,哈尔滨9个空气质量监测点中的学府路、宏伟路、红旗大街、和平路、建国街、会宁公园6个监测点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1月2日—3日,学府路、宏伟路、建国街上监测点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
清雪机械用不上
哈尔滨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三天哈市空气质量主要是由于降雪少,同时由近期的逆温天气造成的。逆温天气是指一般情况下,空气温度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而逆温天气不利于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质飘散,从而导致市区能见度低、空气混浊、有异味。
据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鉴于去年10多次降雪,哈市各区城管部门储备了滚刷、铲车、板车等大型清雪设备,并计划在今年降大雪时,60%的主城区依靠机械清雪,而入冬以来,哈市只有三场降雪,最大一场降雪的降水量只有0.4毫米,人工清扫就可完成,与去年整天整夜清扫大雪形成反差。
据省气象专家介绍,今年哈市上空冷空气和暖空气难以交汇,无法形成有效降水条件,入冬以来,哈市降水量仅为0.9毫米,为近10年来同期最少的一年。由于这个冬季降雪量少,哈市高空温度高于地面温度,使空气结构中出现一个逆温层,由此出现逆温天,而逆温天不利于烟尘和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扩散。哈市未来一周仍无降雪,此类天气可能还会持续。
防滑轮胎滞销
记者走访哈市多个汽配城了解到,今冬和雪相关的汽车用品都出现滞销,让商家大伤脑筋,纷纷降价。
在各个汽配城和汽配商店门前,冬季雪地轮胎的广告都放在最显眼位置,在奔马汽配城门口不远处的一个雪地轮胎销售店前,一位销售人员正在无聊地玩着手机游戏,当记者问及雪地轮胎、轮胎雪地链的销量,销售人员说:“相当不好,市区内没有雪,今年只卖了两对轮胎,还都是卖给去外地人的,轮胎链一对也没卖出去,去年进了20多对雪地轮胎都没够卖,今年降价也没人要”。据一家销售汽车坐垫的商家说,去年雪后冷的时候汽车厚坐垫卖得特别火,今年汽车厚坐垫都卖不动。而雪铲、雪刷、加热坐垫等相关车上雪后用品和御寒用品也都少有人问津。
呼吸系统疾病增多
今冬,市民得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要比往年多,某医院呼吸内科王大夫说,由于天气干燥湿度下降,呼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会有所下降。同时,烟雾天使得空气中的有毒有害尘埃及颗粒物会增加,咳嗽病例也就会有所增加。在这种天气状况下,市民呼吸系统的抵抗力会有所下降,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今年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比往年至少增加一成。王大夫建议,请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史的市民减少外出,外出时务必注意保暖。
□记者高宏菲左靓文/摄
防滑轮胎卖不出去,销售人员无聊地玩着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