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曹香滨:建设萧红文化品牌 树立黑龙江省文化形象
2012-01-09 22:02:02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孙晓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文艺体育组政协委员进行分组讨论。东北网记者 岳云雪 摄

  东北网1月9日讯(记者 孙晓锐)2011年正值萧红诞生100周年,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为此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树立黑龙江省文化形象的长远发展来看,萧红文化品牌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自来文艺体育组的省政协委员曹香滨发出如上呼吁。

  曹香滨委员认为,萧红文化是黑龙江独特的文化资源,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并可以形成地域文化的竞争力。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对萧红文化品牌的建设还有一定差距了。一是过去的萧红文化建设没有形成合力,有关部门和单位协调的还不够;二是萧红文化建设的力度还不够,与外省经典作家文化建设(如绍兴的鲁迅文化建设、上海的巴金文化建设、福州的冰心文化建设、凤凰的沈从文文化建设、乐山的郭沫若文化建设)都有巨大差距。萧红文化建设如果零打碎敲,添柴式的投入,很难形成综合的文化效应和文化竞争力。这对萧红这样经典作家文化资源来说是个浪费。

  曹香滨委员建议:

  ——首先加强萧红研究的梯队建设,增加对萧红研究经费的投入。

  我省虽然有萧红研究会、有黑大和师大的萧红研究中心,但专业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完善。我们的研究多是自然的、个体的研究,没有形成整体的队伍,虽然都有研究机构,但人员、编制和制度保障不足,使我省的萧红研究大大落后于其他经典作家的研究。有关部门应该为萧红研究的梯队建设提供制绿色通道,为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加大对萧红研究经费的投入。

  ——在萧红文化建设上立足于高品位,放眼于全国文化竞争的格局。

  福州的冰心文学馆建设、上海的巴金文化建设,北京的老舍文化建设都是高品位大投入的建设。目前,我省设立萧红文学奖,用萧红的名字命名文学院,新编《萧红全集》这也是大手笔,高品位,但仅此是不足的,还需有高品位的文化工程来配套。所以,我省应该把呼兰萧红纪念馆建设成为一座高品位的文学馆,该馆集文化研究、文学后备人才培训、省外国外文化交流基地以及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项目载体,有这样一个文化项目载体,萧红及黑龙江地域文化研究、展示和交流就有了一个高水平的平台。

  ——做好萧红文化建设的系统配套工作。

  从萧红文化建设的系统配套工程设计到萧红研究、萧红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建设,旅游文化的建设,出版、宣传的纵深推进等。萧红研究会应与省和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共同出版萧红研究季刊(以书代刊);建议哈尔滨市对涉及萧红的文化遗存进行一次详细的调查,对可恢复的遗存应该加强保护和建设,对已经毁坏的遗存能复建的尽可能复建。建议在哈尔滨某中心广场设立萧红铜质塑像,营造人文哈尔滨的形象。建议哈尔滨市旅游局着力打造一条“哈尔滨萧红人文之旅”旅游线路,呼兰在央视等国家级重要媒体上打造“萧红故里”的人文理念,使萧红文化的规划、研究、建设、旅游和社会文化发展形成高品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连冬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