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省委:提高公交车驾驶员待遇 缓解司机短缺问题。孙晓锐摄
东北网1月10日讯(记者 岳云雪)进入冬季以来,市民对哈尔滨市公交的投诉增多,其中最主要体现在超时等车的问题,超时等车已成为影响市民出行的最大难题。“超时等车问题,源于公交司机的短缺,妨碍了一些公交线路的正常运营。驾驶员的问题不解决,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市民出行难的问题。”民革省委在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中表示。
目前,公家车司机的待遇较低,起早贪黑干一个月才只能拿到1600元左右的工资,很多司机不愿意开公交车。以公交91路车为例,91路始点到终点单程16公里,工资按运行一周次29元,规定每天跑5至6周次。有时遇到车辆故障,每天只能跑3、4个周次甚至更少。直接导致公交车驾驶员实际收入减少。另外,公交车驾驶员工作时间长,起早贪黑,工作非常辛苦。如7路公交线路有车35台,运行电力医院至道外北七道街,公交司机每天3:30起床,晚班收车到家已是深夜。
民革省委认为,市区内交通路况复杂,危险状况频出,行车风险较大。公交车在路上行驶是动态的,容易出交通事故。如果出了责任事故,司机就要按规定承担20%的经济责任,如果产生的赔偿数额较大,驾驶员难以承受。
据了解,在哈尔滨市招聘公交车驾驶员,必须持有A1证或A3证,且有两年公交车驾驶经验。可是满足这样条件的驾驶员太少,一些公交公司不得不降低门槛,导致招聘来的驾驶员多数是没有公交经验的下岗职工或农民工。农民工驾驶员占60%,这部分农民工驾驶员是相对稳定的,但较少经过正规培训。在公交驾驶员年龄构成上,30岁左右的年轻人员少,又缺乏经验,而经验丰富的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公交车驾驶员,形成安全隐患。
民革省委建议,政府或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提高驾驶员福利待遇,让他们付出和所得成正比;公交企业要给驾驶员上保险,起码要保证“三险一金”,这样才能让驾驶员无后顾之忧。为了提高驾驶员的积极性,可以设立节油奖、安全奖和服务奖,每月安全行驶、无投诉的就可以获得相应奖励;在生活保障方面,建设专门的休息室,配备吸烟室、食堂等设施,只有解决公交车驾驶员的后顾之忧,才能缓解“司机荒”,从而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