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40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 彰显责任政府民生情怀
2012-01-11 10:26:5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孙佳薇 张斯文 夏雪 常春晖 车轮 韩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聚焦一

  黑龙江日报1月11日讯 2011年,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四项”行政经费支出实现了零增长,千方百计增加民生投入,省财政用于民生专项支出209.9亿元,增长29.3%,按可比口径占一般预算支出的33.3%,向人民群众承诺的4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心系“米袋子”、“菜篮子”保供稳价

  关键词物价

  “保供稳价”成效明显。认真落实“米袋子”和“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了粮油、蔬菜、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应。蔬菜种植面积664.8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增长35.2%,初步缓解了冬季蔬菜供应过度依赖外进的局面。实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省财政安排资金5.2亿元,对400万困难群众和特殊人群发放物价补贴,减轻了物价上涨对基本生活的影响。——政府工作报告

  省人大代表王惠群认为保供稳价工作对黑龙江来说,有着非常好的客观环境。黑龙江省依据农业大省的传统优势,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能够生产出绿色优质的农副产品,减少了更多的污染,一个好的生产环境为保供稳价提供了优质资源。

  目前,我省蔬菜生产面积达到664.8万亩,其中露地春夏菜384万亩,露地秋菜226.3,设施蔬菜54.5万亩,全省竣工棚室14.4万亩(栋)。王惠群认为,蔬菜大棚的普及是我省走出的一条符合本省实际情况的道路,在淡季蔬菜及时也能够得到保障,让严寒地区的百姓在冬季保证吃上新鲜菜。另一方面,是从政府组织的销售体系来看,销售体系很完整,各级政府对民生问题重视,组织商务部门汇集一定的货源保证供应。这些举措为解决淡旺季的物品差距等问题起到平衡作用。此外,落实好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生猪、肉牛、禽类养殖基地建设;搞活流通,降低成本,不断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搞好农产品基地与社区、超市、高校、企业对接等一系列行动,看出政府一直在为民生工作而不断努力。


 

  开工86.87万套居全国之首

  关键词保障房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成果显著。2011年省财政厅筹措配套资金30.79亿元,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86.87万套,当年竣工40万套,总量居全国首位。改造农村泥草房26.1万户,近90万农民喜迁新居。80%以上的重点优抚对象住房困难得到解决。全省投资136.6亿元,提高城镇集中供热、供气、供水和污水、垃圾处理能力。省财政投入6700万元,提高中心城市机械化清扫保洁和清雪水平,改善了人居环境,方便了群众出行。——政府工作报告

  省政协委员奚河滨认为“居者有其屋是百姓所盼,如何让人民群众住得好、住得暖,出行方便,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为给龙江百姓提供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2011年我省花大力气改善城乡群众居住条件,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当年竣工保障性住房40万套,超额完成年初既定的建设保障性住房15.28万套的目标。为改善农村人口居住条件,2011年初,我省计划投资153亿元,改造农村泥草房22万户、1820万平方米。截至去年年底,全省泥草房改造完成投资196亿元,改造26.1万户,占年初计划的118.8%,其中农危房改造开工6.1万户,100%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文化福利”城乡共享

  关键词文化惠民

  加大财政投入,集中建设全省标志性公益文化设施。建设一批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村级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全省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加强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成10个发射台(站)、20个县级城镇数字影院建设改造和200个村直播卫星覆盖工作,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政府工作报告

  乡镇文化站覆盖面达97.4%

  省人大代表、佳木斯市第五中学校长孙建民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看到省里在实施文化事业惠民工程,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方面是下了大力度的。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建设农家书屋,并对群众免费开放,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免费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文化服务,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2011年初,我省计划重点推进省博物馆新馆建设和市、县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工作,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面力争达到95%以上。在一年的时间里,我省按计划维修改造了4个县级图书馆、27个县级文化馆,启动建设的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全部完工,覆盖面达97.4%。“乡镇文化站的建设不仅是丰富农民文化生活那么简单,用文化生活来代替原来的黄赌毒,更能转变农村的社会风气。”省政协委员、省曲艺团团长宗成滨告诉记者,从2007年开展送欢乐到基层活动以来,他带领演出团一共走了400多个乡镇,原来农村的文化活动较为单一,没有娱乐场地,农民文化参与不够积极,仅仅有大秧歌是远远不够的,而需要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充实到农民的业余生活中来,进而提升农民文化品位。

  1433个全民健身工程建成

  在过去的一年里,省体育局利用国家、省及地市县三级体育彩票公益金,共投入2240万元,在全省建设了1433个全民健身工程;各地市自行建设了579个全民健身工程。争取国家体育总局800万元资金支持在我省兴建了4个“雪炭工程”;省本级投入620万元兴建了11个“兴镇强县”工程;集中有限财力,利用彩票公益金300万元,建设了3个较大规模的全民健身广场或公园。

  省政协委员、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院长刘忠武告诉记者:“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到了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更多的关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全民健身设施以每年2000个的速度在建设,这一点我很赞同,毕竟群众的身体素质直接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


 

  提高救助水平保障“底线民生”

  关键词社保就业

  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城镇新增就业7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8万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8%,低于控制目标0.22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70.4%和50.5%。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金标准人均提高13.2%,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提高58.8%。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月人均241元和年人均1350元。——政府工作报告

  省人大代表杨继君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省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五大保险在覆盖面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养老保险还实现了全覆盖,低保等进行了提标,这真正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是在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让老百姓生活的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这一点确实让人感到温暖。我省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水平,保障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相信随着一件件民生实事大事的落实,老百姓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

  省人大代表王金是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她一直很关注就业问题。她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就业这一问题十分重视,因为就业涉及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涉及到社会稳定大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这一工作,充分体现了我省重视民生、开展惠民工程的决心和勇气,看了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我很受鼓舞,也很受激励,对这一政策的实施我表示赞赏。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去年我省就业工作取得很大进展,我省顺利完成了各项指标,我们期待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会出现更多的这样的“惠民工程”,让就业工作取得更大成绩,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走上工作岗位开始新生活。


 

  教育惠普孩子尽享“民生大餐”

  关键词均衡教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省财政投入奖补资金2.5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56所。投入5亿元,开工建设“校安工程”项目189个。完成标准化学校450所。下拨各类资助、奖励资金12.5亿元,资助学生76万人。吸纳18万农民工子女到城镇中小学校就学。省财政投入10.65亿元,支持省属本科高校化解债务34亿元,占债务余额的44%;投入5.4亿元,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化解债务18.4亿元。——政府工作报告

  省政协委员魏兆胜认为,按照省委、省政府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总体安排,省财政投入奖补资金2.5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56所。完成年初确定的45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目标。同时投入5亿元,开工建设“校安工程”项目189个。又将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体制,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充分说明了对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重视。孩子是千家万户的希望和未来,办人民满意教育是政府所想、民众所盼。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将教育和经济、社会管理放在同等位置上。去年,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加大全省的财政教育投入,就是因为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和物质保障,也是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而加大财政投入是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举措。

  省政协委员景海河对于去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集中力量加强示范性职业学校和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组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集团”拍手称赞。景海河说,现在最缺的就是高技能型人才,面对社会上“技工荒”问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扩大。景海河认为,职业教育多年来得不到社会认可,如果将各种技能认证体系纳入到政府体系中,提高从业者的待遇,就会将职业教育地位提高。要建立实训基地。这是尤为重要的,南方很多职业教育集团,培养人才,再接受人才,形成一体化。政府应在这方面加大投资,建设更多的实训基地。继2008年组建省服务外包职教集团,又组建了装备制造等7个省级职教集团以及2个市级职教集团,集团化办学的推进,标志着我省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和改革创新奠定良好基础。


 

  推进新医改织就惠民网

  关键词看病难看病贵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缓解。新建扩建县级医院101个、村卫生所10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个。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零差价销售。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80元,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9%。城镇职工、居民医保以及新农合统筹基金政策内住院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7.4%、63%和70%,城乡居民医疗负担明显减轻。——政府工作报告

  贾君代表认为,基本药物制度的全面实施,提高新农合和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水平由120元提高到20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到25元,这让群众的医药负担明显减轻。

  我省各统筹地区积极调整补偿方案,使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落实了参保患者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5万元的标准。

  “提高参保患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开展门诊按人头付费、住院按病种付费,城乡参保居民住院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周晋代表建议,要将门诊统筹与慢性病门诊统筹相结合,扩大门诊受益面,并开展门诊大病补偿试点工作,在以往门诊慢性病补偿的基础上,选取在统筹地区发病多、费用高的疾病作为大病补偿试点的范畴,探索门诊大病补偿模式,大病报销的比例高于门诊统筹的比例。

  我省争取了中央专项资金2.5亿余元,实施建设101个县(区)医院,启动并完成了2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00个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

  申宝忠代表认为,目前我省远程会诊平台软、硬件配置不断趋于完善,并逐步加大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就医难,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