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潘忠:对原始创新加大支持力度
2012-01-11 17:58:23 来源:东北网  作者: 顾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1日讯(记者 顾硕)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黑龙江省科学院院长潘忠提案建议,政府对原始创新(而不是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对原始创新加大支持力度,并在政策与资金上加以倾斜。

  潘忠说,中央经济会议提出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稳中求进”;我省从实际出发,确定了“稳是前提和基础,发展是核心和关键”的基调。对于黑龙江省而言,经济总量偏小,生产、生活成本偏大,欲想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唯有加快发展。但如何发展,发展什么?哪些应该由政府来做,哪些最好交给市场调节?均需要有理性的抉择。因为盲目追求发展的后果是严重的。以制造业为例,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终于成为了一个制造业大国,但利润甚微。由于创新能力不足而致使在市场上没有话语权,特别是定价权。

  如iPhone手机的生产,苹果公司从研发设计和物流环节每部手机就拿走了360美元的价值,又从关键零配件环节与日、韩、台合作拿走了187美元的价值,而留给在中国的制造商(富士康、广达等)仅6.54美元。如果再扣掉所有成本,一部iPhone手机只能赚几毛钱美金。

  同样,一台奇瑞汽车只能赚132元,潍柴动力产的一台推土机只能赚50元。而且这种制造业还在耗费着我们大量的资源、能源。

  显然,仅仅靠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智”造,是解决不了制造业存在的问题的。

  我们曾寄托于发达国家的施舍或售予技术,但30余年的教训告诉我们,关键的核心技术是没有赠予的,更是买不来的。

  提升我省经济发展的质量,增强企业的话语权和产品的定价权至关重要,而实现这一目的,离开原始创新是实现不了的。

  潘忠提案建议:

  一是政府应该增加对科技的投入,而科技部门应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阶段,以保证必要的科技活动和原始创新成果的产生。转化阶段所需的更多的资金应该由产业部门、企业或社会融资去解决。

  二是给企业以更优惠、灵活的政策,促其更为重视人才的留用和研发工作(企业、行业研究院所的技术成果具有很强的垄断性,是不会直接提供给社会的。因之,政府的支持主要应该是政策层面的)。

  三是对现有科研机构尽快进行定性定类,加大对公共研发机构的扶持力度。不赞成盲目地将研究所推向企业,――我省不缺少几十个小企业,而缺少的是能够为众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的公共研发机构。

  四是尽快解决科研机构中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给研究院所更多的用人自主权,遏制人才外流状况。

责任编辑:连冬雪

【专题】2012年黑龙江省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