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7时摄于红旗大街
网友飞豹摄于长江路
东北网1月12日讯 近年来,不断有市民反映,哈尔滨市东部地区化工污染严重,天气烟雾浓厚,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和生活。10日,省协委员移戈递交提案,继续关注哈尔滨城区东部空气污染,提出改善哈尔滨城市东部郊区烟雾污染,化工路上的化工厂搬出市区,远离人口密集的地方,短时间内进行环保排查,已是迫在眉睫。
【记者调查】冬天多半是烟雾天
11日下午,哈市天气晴朗,“三九天”气温很低。记者从道里区来到化工路附近,一下公交车,明显感觉这里的空气与上车时的空气不同,烟雾很大,一阵风吹来,味道很呛人。记者在公滨路与南直路交口看到,这里的天空灰蒙蒙的,空气中弥漫着很多烟尘。沿公滨路往化工路方向走去,天空中的烟尘越来越多,能见度越来越低,远处建筑只能看清一个轮廓,呼吸的空气也越来越呛。在化工路173号附近,地面及附近小胡同内的路面上都是灰,隐约可见化工路深处的4个烟囱在冒着滚滚白烟。
记者在哈尔滨市环保网每日空气质量预报中看到,宏伟路、学府路、红旗大街等九个监测点位中,距离化工路最近的是红旗大街监测点,在本月初哈尔滨烟雾天多发的几天中,在其他监测点空气质量显示良好的情况下,红旗大街空气质量监测均为轻微污染。
家住南直路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每天出门戴口罩已成了生活习惯,出门走一趟就会发现口罩上沾有很多灰尘。周边的烟雾很大,有时出门都看不清路,公交车上的编号都看不清。附近居民陈女士说,她一到冬天就气管不太好,每天生活在烟尘里使她的气管炎愈发严重。“在这住就是因为上班特别近,再过两年退休后一定会在别的地方买套房子,离这远些。”居民李先生无奈地说。
“烟雾天主要集中在冬季,每年冬季都有大半时间是烟雾笼罩,往往直到下午才能散去,而到傍晚烟雾又开始浓了。”信义沟旁边城东新居的住户李先生告诉记者,每天他从家里出来抬头看天都是灰蒙蒙的,开车上班时由于能见度低,多次险些发生事故,尤其是经过南直路信恒现代城附近,那里的烟雾特别大,仅仅能看清前面的一辆车,从倒车镜向后望去是白茫茫的一片,什么都看不清。
出租车司机窦师傅告诉记者,南直路与化工路之间是烟雾现象最明显的区域,能见度不足10米,尤其是早上5点到9点这一时段,即使大白天开车到这都得打着车灯。“我平时特不愿意到这边来拉活,大车多不说,主要是能见度太低、太危险,我每次开车到这里,车速都降下来一半。昨天行驶在这附近,差点和前面的车追尾。”
市民陈先生表示,他刚刚从化工路上的一家单位辞职,化工路上空气污染严重则是他辞职的主要原因,陈先生说:“化工路附近算是我见识到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了,那里有很多化工厂,夏天的时候化工路包括沿街的胡同全是灰,开车必须得关上车窗。化工路上还经常都能看到大货车拉货,重型车辆经常来往使化工路的路面变得坑坑洼洼,而不平整的路面又扬起更多的灰尘。我实在受不了那里的环境,一想到这些大工厂不可能搬家,我只能辞职了。”
【委员建议】搬迁化工路周边化工厂
随着哈尔滨城市的扩张发展,尤其是长江路的打通和化工路的拓宽改造,原来较为偏僻的哈尔滨东部已经成为哈尔滨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多个大型化工厂坐落在此,导致哈尔滨城东烟雾弥漫,大半个冬天都看不见太阳。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协委员移戈再次递交关于搬迁化工厂,居民集中供暖,改善城东环境的提案。
政协委员移戈告诉记者,哈尔滨东部郊区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去年的“两会”上,他就提交了提案。今年入冬后,他又走访了哈市东部郊区,发现废气污染的问题确实很严重。公滨路与南直路交口、化工路与公滨路交口处、安通街、南直路与化工路之间这些区域,冬季烟雾严重,能见度极低,造成了严重的交通隐患,影响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工作。
他建议将哈尔滨城区东部的所有化工厂统筹考虑,工业布局合理化,设立化工安全地带,制定有效的化工厂全盘搬迁计划,将密集布局在哈尔滨城区东部的化工厂逐步搬迁,让该区域尽快适应哈尔滨道路改造工程完善和城市的扩张发展。杜绝企业不合标准的排放。同时,加快该区域棚户区的改造,减少烟囱的数量。
【提案背景】化工排放+低压+煤烟 烟雾笼罩城东黄金宝地
据了解,哈尔滨市化工路原属于哈市郊区范围,居民较少。在1958-1962年(即第二个五年计划)间哈尔滨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化工业。由于哈尔滨经常刮西南风,化工企业应建在城市的下风口处,即哈尔滨东部地区,因此当时形成了哈尔滨“三棵树工业区”,很多化工企业都集中在城市东部化工路、南直路一带。
目前,该区域内现有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哈尔滨华尔化工有限公司、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化工四厂和化工热电厂等大型化工企业。依托哈尔滨化工四厂的厂房、场地等资源优势,建设了占地达23万平方米的哈尔滨化工物流配送中心。
近年来随着红旗大街上国际会展中心的建立,化工路的扩宽及长江路的打通,红旗大街附近已成哈尔滨市寸土寸金的繁华地段,在此附近居住的市民和来往车辆越来越多。而化工路距离红旗大街很近,这样就使得工业污染越来越影响更多市民的生活。
对于化工路附近长期存在烟雾天,我省气象部门的相关专家解释,因近年来冬季降雪量少,气温相比往年高,受低气压影响,哈市入冬以来容易形成烟雾。来空气中的污染物为颗粒状,由于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无论空气中的湿度还是呛人的气味都可以认定为典型的烟雾天。但像化工路周边这种局地烟雾天,主要是因为附近多平房,地势低,同时有大量的燃煤取暖,所以像化工路附近的这种局地“重烟雾区”多是人为原因产生。
省环保厅总工程师赵宴滨介绍说,化工路一带工厂排放的烟产生的气体为白色,都已达到环保排放标准,这种白色的烟会使路面的能见度变低,但不能说是污染,产生污染性烟雾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的取暖。由于化工路一带棚户区特别多,棚户区内的居民取暖大都采用烧煤的形式,而烧煤产生的颗粒状物体很多,由此导致低空大气污染,是产生呛人气体的主要原因。
【新闻链接】
烟雾是物质在燃烧反应过程中热分解生成的含有大量热量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它是由极小的炭黑粒子完全燃烧或不完全燃烧的灰分及可燃物的其他燃烧分解产物所组成。通常,烟雾在低温时,以液滴粒子为主,烟气发白或呈青白色。当温度上升至起火阶段时,因发生脱水反应,产生大量的游离的炭粒子,常呈黑色或灰黑色。烟雾的流动扩散速度与烟雾的温度和流动方向有关。烟雾在水平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一般为0.3米/秒-0.8米/秒。烟气在垂直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大,通常为1米/秒-5米/秒。
烟雾危害:
1、烟雾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因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所引起的窒息和对人体器官的刺激。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成分,如: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能产生窒息、中毒等。
2、烟雾能吸收光,阻碍光线的传播,影响能见度、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