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月12日讯 10日~11日,出席省十一届人大七次会议的各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及其决议(草案)、审查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省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副省长程幼东在参加黑河代表团审议时说,报告总结2011年全省取得的成绩全面深刻,鼓舞士气、提振信心。报告指出2012年在民生方面,各级政府需要继续加大投入,重点做好30项民生实事,尤其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事关民族素质、国家昌盛,孩子更是千家万户的希望和未来。2011年,我省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一步解决了教育、教学缺乏资金支持等实际问题。今年,按照报告的要求,我省将继续搞好幼儿园建设,满足适龄孩子入园需求;办好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人才;支持高校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加强监管,保证中小学校学生吃上健康餐;争取国家支持,下决心多种形式解决好义务教育学生上下学乘车问题。加大教育专项投入,顺应群众期盼,按照普惠原则,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副省长吕维峰在参加大兴安岭代表团审议时说,2011年,我省粮食产量跃居全国首位,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至少增加15%,成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的省份之一。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五个比重、六个关键为今年的全省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2012年民生工程总投入,比2011年增加20%,更是突出了政府关注民生、资金投入向民生项目倾斜的决心和力度。大小兴安岭是我省最重要的绿色屏障,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两大粮食主产区的水土保持、气候调节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实现全省粮食产量“八连增”的基石。如今,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在做好森林防火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扩大蓝莓、木耳、中草药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10日下午,副省长于莎燕在解放军代表团参加分组审议时说,各位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提出很多好的建议。具体来说体现出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产业项目建设和实效,更加注重民生事业的保障和提升。30件民生实事件件都是“真金白银”,充分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深入实际的扎实作风。要形成合力,毫不松懈地按照报告中既定目标抓好贯彻落实,真正做到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力以赴抓发展,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11日上午,副省长孙永波在参加大庆代表团分组审议时说,政府工作报告简明扼要,体现了发展、民生和稳定的思想。大庆的经济发展,对于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举足轻重,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各项重要指标的实现意义重大。石油产业是大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大庆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更多新的突破。要做好民生工作,多思考民生问题,把政策和资金多向民生倾斜,发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大庆的治安形势值得称赞,大庆的警改工作名列全国前茅,公众安全感指数也让人钦羡。大庆拥有众多石化企业,要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神经,常抓不懈,要全力以赴地抓发展、抓民生,确保龙江社会稳定,为龙江经济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副省长张建星参加鸡西代表团审议时说,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完全符合中央和省委经济会议精神。特别是着重强调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强调了大项目、好项目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支撑作用,强调了区域经济中产业的聚集发展,完全符合国务院9日通过的《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的精神。结合龙江实际,在加快推动产业发展上,要把握三个问题。一是转型升级很重要,转要快、升要高。快就是要抓紧抓住抓实中央振兴东北的重大机遇,机不可失,慢了不行;高就是要在优化提升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有产业项目一定要追求高端、高新、高质。二是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很重要。我们是资源大省,空间和潜力都很大,多数省市难以相比,只要我们深入实施“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加快“十大重点产业”的发展,解决好六个关键问题,提高五个比重,就能在稳的基础上求好求快求强。三是一定要以大项目好项目为支撑,以做大现代产业为目标,依靠龙江的科技优势和金融在市场中的核心作用,做大经济园区,做强县域经济。在园区和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应该注意的是既要做好空间规划,更要做好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