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白胖牛肚鱿鱼销往顾乡市场和烧烤店 被火碱和双氧水浸泡
2012-01-14 07:30:14 来源:生活报  作者:夏德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月14日讯 白白净净的牛百叶、黄喉,鲜亮的海蜇皮、海茄子、鱿鱼,这些火锅店、烧烤店中大家爱吃的美食,是怎样加工出来的呢? 13日,哈市道里区公安、质监部门查获了一个加工下水和海鲜的黑加工点。该黑加工作坊业主将买来回的下水和海鲜干货,疑似用火碱和双氧水浸泡后,不仅白净鲜亮,而且比原来增大许多。在执法现场,业主还劝执法人员和记者“以后你们别吃这个了”。

  哈市道里区建国医院后身的新华街60号附近有一个类似车库的房间,从去年6月份开始,差不多每天旱晨五时左右都有一辆面包车停在门前,之后有人开始往车内装货。附近居民经常闻到里面传出腥臭的味道,有居民无意中发现他们装的货物是下水等产品,但并未引起居民的注意。

  1月11日,本报报道了道外质监部门查获一家下水黑加工点,百叶、心管竟然用火碱和双氧水浸泡。附近居民看到该报道后,怀疑这家加工点是不是和道外那家一样呢,12日,居民李先生拨打了新闻热线。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居民反映的地点;发现门已经上锁。记者随后将线索反映给哈市质监局道里分局。

  为了能够顺利进入这个加工点,道里公安分局假冒伪劣商品犯罪侦查大队以及辖区新华派出所出动几名警员配合质监部门执法。13日9时许,执法人员强行打开门锁进入该加工点,屋内只有三名60多岁的老者。

  记者看到,该房共有两间屋,外间杂乱不堪,地中间放着10余袋没经过泡发的牛肚,另一边是用木箱装的海茄子、海蜇、鱿鱼等,散发出难闻的腥臭气味。在里屋,摆放了10余个蓝色大塑料桶和一个大水池,里面全都泡着泛起白沫的毛肚和已经发好的心管等,这些浸泡过的下水明显比原料增大了好几倍,而且变得更加白嫩。

  屋内三人称只是工人,其他情况并不知道。警方在现场发现了一些往来明细账,其中有一个叫刘军的看起来像是这个加工点的业主。

  


 

  执法人员正在现场清点产品数量时,一名中年男子进入室内,称是附近居民,过来看看热闹。他不自然的神态引起了警方的怀疑,向该男子索要身份证时,该男子称没带,回家去取。正在这时,该男子的手机响起,他正要接电话,一名警员立即走到该男子前,“别接了,我打的。”原来,警方记下了刘军的联系方式,刚才该男子的神态让警方怀疑他就是刘军,所以现场拨打了他的电话。

  面对事实,该男子承认他叫刘军,是这个加工点的业主,他同时承认这个加工点没有任何手续。

  刘军交代,他是从山东临沂来的,因为没有啥干的,看到别人干这个挺来钱,所以就干上了这行。屋内三名工人都是他的亲属。

  富有戏剧性的是,刘军听说记者的身份以及工作单位后表示,他看到了11日关于道外区毛肚黑加工点的报道。随后记者与刘军进行了简单对话。

  记者:你干这个多长时间了?

  刘军:从去年6月份开始的。

  记者:这些东西都送往哪里?

  刘军:顾乡的朝阳大市场,还有道里区的一些火锅店和烧烤店。

  记者:你都用什么泡发?

  刘军:用碱和水。

  记者:泡完了增大这么多;是不是用的火碱?

  刘军:(沉默)

  记者:还应该有双氧水吧?

  刘军:不放那个东西。

  记者:如果检测出有怎么办?

  刘军:(沉默)

  


 

  之后刘军表示,他看了报道后,真是不敢干了,整天提心吊胆的,准备这点货处理后就回老家过年,车票都买好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刚才他说人吃了这种东西没害处,随后他又对执法人员和记者说,“以后这东西别吃了。”

  目前,执法人员对这个黑加工点进行了取缔,下一步处罚正在进行中。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