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中心检测室,工作人员褚睿男正在取样。
黑龙江日报1月14日讯 2011年12月25日,大庆市东部城区30万居民收到政府送上的“新年大礼”,喝上了新“国标水”。
大庆市东城水厂正式投用,是大庆市第一座达到国家GB5749-2006新水质标准的净水厂,水质检测从过去的35项增加到106项。
家住东部城区的张先生,已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早些年,大庆的自来水不咋地,水壶用两个月就结了挺厚的水垢。后来引入嫩江水,水质好多了。现在用了新国标水,生活真是越来越好!”和张先生一样,“放心水”在大庆人中引起共鸣。
近两年,大庆市城市发展加速扩张,东部城区一大批建设项目相继竣工投用,用水量急剧增加。为解决供水问题,2010年7月,大庆市启动建设东城水厂,总投资3.23亿元,总占地面积10.21公顷,设计日供水能力12.5万立方米,可直接为东部城区50万居民提供用水。2011年下半年,水厂竣工,10月并网试运行,进行联动调试。目前,日处理水6万~7万立方米。
日前,记者来到东城水厂,现场了解处理工艺和检测方法。
记者在过滤车间看到,原水从取水泵房经预氧化车间,进入过滤车间原水稳压井,被均匀地分到4个反应池中。
“水厂满负荷运转时,6个反应池将同时工作。”东城水厂副厂长褚连弟介绍说。
在过滤车间廊道,操作人员陆延风正在调节液位。“岗位24小时都要有人,液位低了破坏砂层,液位高了水就溢出流失了。现在是人工控制按钮,中控系统投用后,我们在净水控制室用电脑操作就可以了。”陆延风告诉记者。
据了解,经过两个多月的单池调试、联动调试等多项工序,现在水厂运行一切正常,供水水质完全达标。“从东城水库的嫩江水到直饮水,需要20多道工序。新水厂增加了臭氧活性炭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水中的有机物,提高水质。再经过二氧化氯二次消毒,水质达到直接引用标准。”褚连弟说。
车间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每两小时向供水中心发送一次报告。而新国家标准106项指标的检测任务,则要在水厂中心检测室进行。
记者在中心检测室了解到,水厂大型检测仪器有20余台套,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电感等离子质谱仪等先进的水质分析监测仪器一应俱全,用于对水中的农药残留、有机物污染、致病微生物等进行检测。
“这是全省第2台电感等离子质谱仪,检测精度高,一个样下去,半小时内能完成30多种金属离子的检测。”手指这些“看家宝”,褚连弟十分自豪。
为保证供水安全,东城水厂施行双管网、双回路制度。“自来水从两个管网同时输送,一个管网出问题,另一管网会保持稳定供水。供电系统采用双回路,一个回路停电,瞬间切到另一个回路上,确保水厂安全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