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徐梅。东北网记者 李博 摄
东北网1月15日讯(记者 李博)近日,黑龙江省紧紧围绕推进“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和省“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进一步深化“创业、创新、创优”活动,此举被视为全省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我省进入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这是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大力开展‘三创’,进一步解放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举全省之力推动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更好地推动龙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决心”,东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徐梅对于“三创”谈了自己的认识。
徐梅表示,东北农业大学在“三创”工作中,将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高教强省建设来谋划,积极主动的联合国内及省内外优质资源,加强与相关院、校、所以及企业的联合,开展协同创新,实行大联合、大合作、大推广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与服务模式,通过“三创”活动贡献龙江经济发展。
据介绍,目前,东北农业大学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签署了校院合作战略协议,双方充分利用各自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方面的优势,加强资源共享、推动协同创新、协同服务。在农业科研、人才培养、成果推广各个方面推动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同时主动联合国内及省内外科研院所,牵头成立了国家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个全国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国家乳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包括了国内乳品企业10强中的9强)及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研发平台,整合相关领域的优质资源,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全面提升我国相关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破解制约我省乃至全国农业生产中的难题。
在创新服务模式上,东北农业大学力求使服务覆盖每一村、每一户、每一个农民,启动了春雨、夏管、秋收、冬训四季无缝隙服务模式;实施了万民大学生心系万村的学生社会服务模式;在全国高校率先实施了“校地联动、团队挂职、覆盖县乡、全面服务”的大庆服务模式。该模式实施近三年来,出现了“实施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一方农民”的可喜局面,深受当地政府和农民的认可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