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月17日讯 2011年,东宁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00117万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1.5%,总量、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增幅名列全市第一。
东宁县在继续完善煤炭运销监管系统基础上,通过多次深入煤炭生产企业实地走访调研,分析对比煤炭质量,动态调整定出合理税负,确保煤炭税收应收尽收。累计投入4.3亿元推进煤矿整合技改,2011年煤炭税收突破3亿元,是2006年的6倍多。不断加强财政、税务、房产、国土等部门间协作,实现涉税信息共享,严格实施“先税后证”政策和滞纳金制度,严把税收减免关,避免人情税,积极深入耕地占用企业详细了解耕地占用情况,确保契税、耕地占用税足额入库。全面推广应用房地产建筑业税收管理软件,对两行业税收实行协同管理,彻底堵塞漏洞。同时,加大对高铁、公路等建筑企业跟踪问效,确保税收不发生跑冒滴漏。
近年来,东宁县打沿边牌,走特色路,实施1117工程,项目建设、对俄经贸和金融强县战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8年进入全省十强县行列。2011年,累计新上千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84个,完成投资55.9亿元。华富风电一期、司机乐汽车配件、金隆昌服装加工等48个项目投产达效;经济开发区完成投资12亿元,成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的重要节点。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华宇经济贸易合作区、莫戈伊图伊工业园3个境外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入驻企业42户。成功举办首届中俄(东宁)金融贸易合作推介会、融资租赁对接会,成立全省第一家村镇银行和县级农村商业银行,新组建4家小额贷款公司、7家融资性担保公司。
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标志着东宁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将推动东宁向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生活幸福的沿边口岸名城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