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我省继续使用乙醇汽油 汽车尾气滴水不是道路结冰主因
2012-01-18 09:24:1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徐秋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8日讯 在今天省政府组织召开的车用乙醇汽油滴水量测试结果通报会上,公开发布了省工信委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的乙醇汽油调研和测试结果和有关论证情况。监测显示,汽车无论使用何种液体燃料,排气管滴水属于正常现象,乙醇汽油形成汽车尾气滴水不会多于普通汽油,汽车尾气滴水不是造成道路结冰的主要原因。按照省政府的有关要求,我省将继续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

  理论计算:乙醇汽油燃烧理论产水量少于普通汽油

  省工信委委托哈尔滨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对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燃烧理论产水量进行了科学计算和分析。燃烧理论计算,同等重量1公斤普通汽油完全燃烧产水量1.22公斤,1公斤乙醇汽油完全燃烧产水量1.19公斤,乙醇汽油燃烧理论产水量要少于普通汽油生成的水量。

  实际对比测试: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尾气滴水量相当

  省工信委委托国家权威专业机构交通部汽车能源利用监测中心对车用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行车排气管实际滴水量进行了对比测试。实际测得车用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低温状态下尾气滴水量无明显变化,基本相当。

  实际监测:乙醇汽油不足以引起整体路面结冰

  省工信委对大兴安岭高寒地区以及哈尔滨市区冬季汽车使用E10乙醇汽油滴水路面实际结冰情况进行了跟踪监测。由于今冬几乎没有下雪,气温正常,对直观汽车滴水路面结冰情况创造了有利条件。2011年12月14日,加格达奇城区室外气温-29℃,监测加格达奇城区未发现因车用乙醇汽油导致路面结冰现象。2011年12月28日至2012年1月1日,集中组织对哈市主要街道和交通路口进行了监测录像和拍照,当室外气温在-22℃~-26℃,市区路面非常干净,哈市没有形成路面结冰,虽然有汽车尾气形成水滴,但没有引起整体路面结冰,车辆行驶正常。

  国家能源局:冬季路面结冰不是乙醇汽油惹的祸

  2010年“两会”期间,我省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了“关于黑龙江省冬季禁止使用乙醇汽油”的建议,人大代表从使用乙醇汽油危害城市交通、影响发动机寿命等方面建议停止使用乙醇汽油。后经国家能源局有关专家论证给出的答复是:冬季汽车排气管向外滴水是正常现象,乙醇汽油导致冬季路面结冰依据不充分,北方城市路面结冰问题确实存在,但不是车用乙醇汽油引起的。

  省工信委:继续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据省工信委副主任方安儒介绍,综合理论计算、实际对比测试以及路面实际监测几方面因素,汽车无论使用何种液体燃料,排气管滴水属于正常现象,一是乙醇汽油形成汽车尾气滴水不会多于普通汽油,二是汽车尾气滴水不是造成道路结冰的主要原因。

  下一步,按照国家有关要求,依据省政府有关规定,我省继续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背景

  2004年,按照国家要求,依据省政府有关规定,我省实施封闭销售车用乙醇汽油。前两年,由于哈市汽车保有量快速大幅增加,城市路桥集中改造修建,加上冬季雪大天气异常寒冷,市区路冰加重,造成交通拥堵,行车困难,我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案质疑车用乙醇汽油冬季滴水造成路面结冰,建议政府研究解决。按照省政府有关领导的批示,省工信委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我省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利弊情况,以及冬季汽车使用乙醇汽油排气管滴水道路结冰问题,开展了深入调研和测试分析论证。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