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开心地与王欣宁在一起。
东北网1月19日讯 黑龙江晨报从12月22日开始了连续5篇《妈妈不要你,警察叔叔心疼你》的报道,持续关注了8岁女童冯奇奇遭受继父、后奶奶打骂,后又被亲生母亲抛弃的境遇。奇奇的妈妈很后悔,表示愿意以后和奇奇生活在一起,挣钱养活奇奇。北京路派出所民警王欣宁表示会每月资助奇奇200元钱上学,直至奇奇成人。奇奇原先就读的松花江小学张香菊校长表示,奇奇离开之后,他们多次寻找奇奇未果,也很担心奇奇的上学问题,并且一直保留着奇奇的学籍,她说:“欢迎齐齐回来上学。”
善良女警资助奇奇上学
自从冯奇奇被送到姥姥家暂住以后,她的生活仍然让呼兰利民开发区北京路派出所的民警们挂念。1月7日下午2点,北京路派出所教导员闵朝军、副所长张晓锋、民警耿延超、民警王欣宁带着为奇奇买的新衣服和水果等来到奇奇姥姥家看望奇奇。
奇奇的妈妈也在,她已经不像在派出所的时候那样不愿说话,主动与民警们打招呼。奇奇也开朗了很多,开心地扑到民警王欣宁的怀里说:“三妈(奇奇叫派出所食堂蔡大姐叫大妈,叫派出所民警沈伟二妈,叫年龄最小的王欣宁三妈),你怎么才来看我啊,我都想你了,晚上睡觉做梦总能梦见你,”王欣宁紧紧地抱着奇奇激动地留下了眼泪。王欣宁拿出给奇奇买的蓝色棉袄,奇奇开心地穿在了身上,抱着王欣宁亲了又亲,喊着“过年有新衣服穿了”王欣宁向奇奇的姥姥要了一个空存折,表示会每月往存折里存200元钱资助奇奇上学,直到奇奇成人,上完高中为止。
就像自己的女儿
王欣宁告诉记者,她是北京路派出所的一名户籍警察,今年41岁,奇奇的坎坷遭遇始终让她放心不下,奇奇的乖巧、懂事更让同为母亲的她感到心疼。她说,她的女儿今年14岁了,比奇奇大,6岁时与她分开,在青岛市上学,爱人是军人。每年只有春节放假或者女儿放暑假的时候才能见面,她和女儿都很珍惜见面的机会。奇奇的出现就像是一种缘分,奇奇被遗弃的那几天,晚上搂着奇奇的时候,奇奇瘦弱得让人心疼,还做噩梦,怕别人打奇奇太可怜了,奇奇让她感到就像自己的女儿。
奇奇妈妈杨某没有工作,奇奇姥姥家生活条件也不好,为了让奇奇能上学,生活得好一些,虽然自己的工资不多,王欣宁把自己每个月的岗位津贴200元全部捐助给奇奇。她每个月为奇奇存上,只有奇奇急需用钱的时候,奇奇的姥姥才能来领钱,每次领钱都要写上用钱的原因,并签上字,以此来保证这笔钱能用到奇奇身上。王欣宁说,“十年以后,奇奇就该考大学了,这笔钱就留作奇奇上大学的费用。”王欣宁说:“奇奇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不上学荒废了学业,过早地流入社会,可惜了,无人管束,孩子也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王欣宁不忘叮嘱杨某,让她坚强起来,和奇奇生活,善待奇奇,负起一个母亲应该承担的责任,不要让可怜的奇奇成为她感情失败的牺牲品。
全所干警一直挂念奇奇
教导员闵朝军和副所长张晓锋表示,他们全所干警一直挂念奇奇的生活,早就想来看望奇奇,因为年前工作都比较忙,这次来看奇奇,别的干警也想来,因为工作原因实在抽不开身。闵教导员告诉奇奇的姥爷和妈妈,日子再难也不能不管孩子,有困难就告诉他们,大伙儿一起想办法,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今天下午,记者再次联系王欣宁时,她告诉记者,她明天要回青岛与女儿团聚了。之所以选择晚上的飞机,就是不愿意辖区内的老百姓大冷的天到派出所找不到人,天冷路滑,老百姓们来一趟派出所很不容易,正月初九回来上班。
松花江小学欢迎奇奇回来上学
松花江小学张香菊校长说,她看了本报关于冯奇奇遭受家庭暴力并失学的报道,并来到奇奇家。他说冯奇奇在一年级的时候在该校就读,二年级开学的时候没来上学,学校派她的班主任老师刘磊到冯奇奇的姥姥家询问奇奇不上学的原因,奇奇的姥姥称,孩子被她的妈妈领走了,不知去哪里,联系不上,可能上别的学校上学了。刘老师说,奇奇即使上别的学校上学也得松花江小学给开具转学证明,刘老师告诉奇奇姥姥,奇奇若是回来不在松花江小学上学就来学校开转学证明。开学以后,刘老师又上奇奇姥姥家找奇奇,结果还是没找到。张校长说,奇奇不来上学以后,他们也很担心奇奇,所以一直给奇奇保留着她的学籍。在得知奇奇还没有户口时,张校长表示,2月下旬他们上班以后,校方会出面协调,与当地派出所联系,给奇奇落上户口。同时,她代表学校欢迎冯奇奇同学回来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