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委员建议: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打造第三张旅游名片
2012-01-19 15:12:32 来源:东北网  作者:顾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9日讯 (记者 顾硕) 哈尔滨市是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是黑龙江省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但是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开发方面还有待完善、相关旅游资源有待优化。在本届哈尔滨市政协会议上,赵鲁平委员建议,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在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北国水城”两大旅游名片之后打造第三张旅游名片。

  开发建设哈尔滨金上京遗址公园

  背景: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国,定都哈尔滨阿城区,到1153年海陵王迁都北京历时38年,留下了大金国城垣遗址,是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该遗址被耕地占用,城垣人为破坏严重,没有有效地进行保护。

  赵鲁平建议,应开发建设哈尔滨金上京遗址公园。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借鉴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公园开发建设的经验,划定和扩展保护范围,妥善安置农民,腾迁耕地,适度复原午朝门遗址和宫城部分建筑,建设金上京遗址公园,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和金太祖陵形成金源故地旅游文化区。

  建造中东铁路历史博物馆

  背景: 1898年6月9日中东铁路修建到哈尔滨,掀开了哈尔滨近代的历史。中东铁路将哈尔滨迅速催生为国际化城市,哈尔滨近现代的商业、服务业和消费业、以及建筑和民俗与中东铁路相关联。哈尔滨成为沙皇俄国“黄俄罗斯”计划和掠夺东北资源的根据地,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大后方。

  赵鲁平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利用沙俄时期的某处老建筑建造《哈尔滨中东铁路历史博物馆》,利用用声光电、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全面介绍从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中东铁路开工建设,1917年十月革命后哈尔滨外国侨民等有关中东铁路的历史。成为外地游客了解哈尔滨近现代历史的窗口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加大保护建筑和保护街区的保护、开发、申办工作

  背景:哈尔滨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留下大量有价值、有特色的老建筑和老街坊,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街区。但是许多优秀历史建筑被拆除、有些特色街区失去往日的风采。

  赵鲁平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择机和适当复原圣•尼古拉大教堂、米尼阿久拉餐厅、江北太阳岛东正教教堂、哈尔滨游乐园侧门的安息教堂钟楼等具有哈尔滨历史特色的老建筑,尽快颁布哈尔滨第四批保护建筑和保护街区名单。在《哈尔滨•1898》花园街中东铁路员工住宅街区、道外区中华巴洛克街区建设的同时,开发建设道里区通江街犹太侨民历史街区。积极将靖宇街、红军街等列为全国第四批历史文化名街名单。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