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人保局表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年内将开通门诊统筹
2012-01-20 06:57:18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杨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0日讯 没有医保“护航”,百姓大多不愿去社区医院看病。一张小小的医保卡,看似无足轻重,却成为社区医院前行的绊脚石,哈尔滨市大力倡导的“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医疗服务方式无法真正实行开来。

  位于南岗区的奋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开办两年多,但至今都没开通医保,没有医保,这家社区医院的日子很难过。患者纷纷反映,比医技、拼设备,社区医院都比大医院差出一大截,去社区医院看病就是图离家近,看病便宜,但没有医保,看病买药还要自掏腰包,那不如去大医院。

  “就算现在社区医院开通了医保,现有的政策也‘惠及’不到社区医院门诊上,患者在门诊看病也只是刷医保卡里的钱,没有太大实惠。”南岗区奋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曲桂荣无奈地说。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哈市的大病统筹政策只适用于住院治疗,而社区医院缺乏住院治疗的病床,这样对于主要以治疗慢性病、常见病为主的社区医院来说,门诊就医医保没有相应报销,社区门诊医疗只能使用个人账户和自费,社区医院门诊仅相当于医保药店的功能,参保者根本不能在门诊享受到报销的实惠。为了看病便宜点,医保能报销些费用,一些年龄大、行动不便等医保患者也不得不到大医院住院,既得不到社区医院的方便服务,又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医保政策在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不下沉,严重制约了社区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

  记者在市政协分组讨论现场了解到,此次“尽快开通社区医保”的提案,是农工党哈尔滨市委员会关注的重点话题,受到委员们的普遍关注。

  市政协委员魏林认为,哈市应把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对接作为政府保障市民医疗权益的重要举措。哈市要健全医保进社区制度,首先是将医保政策下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参保对象到社区就诊,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制的目标。

  其次,要尽快建立社区门诊统筹。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门诊费用尤其是慢性病的门诊费用不断攀升,个人门诊负担越来越重。在社区开展门诊统筹可参照人群疾病的患病率、就诊率、个人负担比以及现行的医疗保障水平,开设普通门诊、慢性病门诊、健康保健等,以适应多层次人群的需要。让患者在门诊看病时,所花的医疗费也有相应的报销补偿。

  此外,还应开设家庭病房。行动不便的人及老年人看病不方便,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测算,老年人去医院看病,检查、化验、取药都要排队,无效时间占近70%。家庭病床的设立,老年患者在家中就能轻松就医,享受到周到、方便、及时、优质、贴心的医疗保健服务。面对社区居民对家庭病床及基本医保的需求,魏林呼吁政府应尽快出台设立家庭病床的办法。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处了解到,目前,哈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5家,根据社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辐射服务的人口数、医疗水平等条件,正逐步为够资质的社区医院开通医保。现有开通医保的社区医院主要分两种,一种是针对住院患者花费的医疗费用给予一定报销,但现在开通住院医疗统筹的社区医院数量特别少。第二种是门诊开通了医保服务,但并非是门诊统筹。为了让参保者在就医时享受到更多实惠,今年,哈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将建立个人账户,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投入一定数量的统筹基金为参保人员支付报销相应的门诊治疗费用。今后,患者再到社区医院门诊看病买药就可按具体比例报销医疗费,门诊看病也可以报销了。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