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今年春节冰城鞭炮有点“冷”
2012-01-29 08:32:53 来源:生活报  作者:刘津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月29日讯 爆竹声中迎新春,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了。但龙年春节,冰城的鞭炮市场却有点冷清,长假已经结束,鞭炮销售高峰期也随之过去,但很多鞭炮销售点内的鞭炮都有大量剩余,销售商们纷纷表示“卖不动了”,为此,很多商家都在长假最后一天低价促销。环卫部门也表示,今年燃放鞭炮的垃圾比去年少了很多。

  鞭炮打折促销

  “原价8元,现在5元就卖!”28日,在哈市革新街上的一家鞭炮销售点,老板郭先生正在降价推销自己的鞭炮。提起鞭炮生意,郭先生说,“往年过年之前就能把货卖得差不多,但今年长假都结束了货还剩下这么多。”记者看到,郭先生近五米长的柜台上、地上还摆放着很多待售的鞭炮、焰火。

  在文政三道街上卖鞭炮的李先生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今年一共进了3万元钱的货,但是现在还有大约1万元的货没卖出去。由于鞭炮的进价越来越高,但零售价却和去年持平,所以利润空间非常小,销售量又小,生意越来越难做。”

  记者又走访了哈市其他几个鞭炮销售点,销售商们都表示今年的鞭炮“卖不动”。

  消防兵环卫工轻松很多

  道里消防中队老战士玄龙海介绍说,“我从事消防事业已经22年,每年除夕夜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都很多,近年来,市民越来越认识到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危险性了,所以爆竹燃放得越来越少,除夕夜出警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尤其今年除夕夜,道里消防中队只出警2次,所以今年我吃到了入伍以来的第一顿完整的年夜饭。”

  鞭炮卖得不好,从地上燃放过的鞭炮纸就能看出来了。道外区城管局业务科的毕磊分管了道外区麒麟华府、皇家花园和滨江凤凰城三个小区的环卫工作,他对记者说:“去年从除夕到初六,大概扫出了8吨的鞭炮纸,而今年只扫出了5吨左右,比去年明显少了很多。”

  市民放鞭炮热情降低

  今年鞭炮市场为啥如此冷清?家住道里区的赵法武对记者说:“以前没什么东西能制造热闹气氛,好像不放鞭炮就不像过年一样,现在想想也就是走个形式,现在大家都注重生活品质,很少在形式上下工夫,鞭炮放得自然就少了。”

  香坊区的吕女士说:“放鞭炮有危险,每年春节因为燃放鞭炮伤人、发生火灾的事情都很多,为了安全起见,我家今年只买了一点鞭炮意思意思。”

  对于鞭炮卖得少,销售鞭炮的李先生也总结了一下原因,“以前放鞭炮的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因为过年没什么可玩的,只有放鞭炮能找点乐子,可是现在孩子们玩的东西太多了,单是网络就已经让孩子们其乐无穷了,谁还来放鞭炮呢。”对于李先生的总结,记者从初一学生赵文宇那里得到了验证,他告诉记者:“放鞭炮没什么意思,响几声就没了。春节放假,爸爸允许我上网玩游戏,还能和同学们一起聊天。对于我来说,上网玩比放鞭炮好玩多了。”

  鞭炮遇冷是社会的进步

  过年放鞭炮一直是中国人迎新纳福的标志,不放鞭炮,就像没有过年一样。

  而在最近几年,随着鞭炮带来的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比起硝烟和垃圾下的喜庆热闹,人们更愿意过一个绿色环保又安全的新年。

  另外,随着过年形式的多样化、娱乐方式的多元化,让人们对过年放鞭炮的热情也逐渐减弱。去餐厅聚餐、去度假村聚会、旅游都成了过年的方式。多元化过年方式,转移了人们对放鞭炮的情有独钟。

  所以,鞭炮市场越来越冷清,并不代表中国人过年的气氛越来越冷清,鞭炮卖得少,不仅代表着中国人将以更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传统佳节,也代表着人们对社会安全、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明确,是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