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绥芬河:打造国境文明诚信之都
2012-01-29 08:59:56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孔黎江 李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9日讯 (孔黎江 记者 李博) 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的绥芬河市在2008年被国家确定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特色发展之路18个典型地区之一;并先后荣获“中国商贸名城”、“中国和谐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等称号;连续3年入选“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中小城市”。

  近年来,绥芬河依托口岸城市“五大”地缘优势(欧亚大陆桥上的枢纽城市、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上的先导城市、中俄经贸产业集聚的城市、生态优异的宜居城市、异国风情浓郁的开放城市),在已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市情的战略决策,开展了长期有效、科学扎实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和市民文明程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开展“三优”活动,树立沿边开放城市一流形象

  近年来,绥芬河市以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活动为重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搭建发展平台,使城市建设进入“高起点大投入、重管理提品位”的新阶段。

  围绕“中俄特色、山城特色、生态特色”,绥芬河重新对全市主要街路、景观广场进行文化定位,开发遗存的俄式民居,推进俄罗斯风情园建设,使行政区、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休闲娱乐区等功能区有序布置、整体互动,引导城区功能要素有机聚合、集约利用。

  通过重点抓“三项工程、一个专项行动”加强对全市市场秩序、交通秩序、公共秩序的规范,即实施城市交通秩序治理工程;成立政府“110”应急指挥中心,实施以数字化巡控为核心的“天眼地网”工程;严把审批关,规范牌匾制作流程,实施城市牌匾广告综合治理工程;成立专门受理外国人治安案件的口岸派出所,开通俄语“110”,开展涉外服务环境综合整治和“百日护游”专项整治,严厉清理整治“帮帮干”和沿街兜售人员。

  “决策为民、发展惠民、保障利民、务实亲民”,绥芬河坚持如此的执政理念,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打造高效型服务机关,该市被评为全国50个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之一。

  依托“三种”力量,塑造沿边开放城市优秀品质

  绥芬河是一座连接俄日韩的口岸城市,中外客商云集,东西方文化交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尤为重要和紧迫。

  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该市依托“以文化人、典型示范、实践养成”三种力量,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水平,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果,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

  开展“三项”工程,广大群众共享文明成果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绥芬河市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从基础做起、从事实做起,做到干一件、成一件,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创建成果,更多地享受到创建实惠。

  拓展“城市基础建设工程”,完善“社会保障建设工程”,加快“社会事业建设工程”,绥芬河通过开展此“三项”工程,城乡面貌有了很大改善,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被列为全国首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参保农民人均养老金标准全省最高,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称号和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奖等。

  通过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坚持“发展与惠民”两大主题,绥芬河着力让市民群众成为创建工作的主体和受益者,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医疗、教育、交通、生活环境和社会公共服务等得到长足发展,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幸福指数有了很大的提高。

  截止到2011年9月,该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1.3亿元,同比增长11.4%;地方财政收入突破8.98亿元,同比增长80.8%,人均16313元,同比增长12.4%;进出口贸易额实现52亿美元,同比增长21.5%;口岸过货量实现513.97万吨,同比增长6.1%;工业总产值实现13.51亿元,同比增长16.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46.22亿元,同比增长28.9%。

责任编辑:关虹